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外语导游人才培养助推地方旅游业提升研究

2016-02-12 22:3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赵爽爽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导游是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特别是外语导游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人们认识到培养和地方经济相结合并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外语导游人才培养问题,以找出更好的方法来促进地方旅游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外语导游;旅游英语;人才培养

导游是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导游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 并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声誉。外语导游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接待的主要是外国的游客,并且海外游客的消费和活动直接影响旅游经济效益。对应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够成熟,人才的岗位适应期较长。因此,探索具备个体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既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水平的涉外旅游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导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发展的新趋势及旅游相关部门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以找出更好的方法来促进地方旅游国际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高校旅游英语实践教学对地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要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首要的就是要改革实践教学。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要积极采取策略、调整教学设计、加大课外实践、改革考试方案、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在授课时,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去旅游企业生产第一线,通常是从事旅行社管理、导游、英语翻译及秘书等工作。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相关的旅游企业里,我们需要大量能从事实用技术的高级外语人才并且从事于一线服务管理、技术管理和服务经营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大力发展,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游、出境游等都为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契机,因此在旅游英语高级人才培养方面,旅游英语教学担负着时代重任,旅游英语发展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地方旅游业国际化发展。

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影响

我们在充分利用地方旅游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要实现地方旅游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有序地利用地方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与地方高职教育的互动和对接,最终实现地方高职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互动。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结合地方经济并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需要迫切研究的关键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改善实训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来优化旅游英语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真正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快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我们一定要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高职教育现状及两者的内在联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升本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程度,实现两者的协调有序发展。

三、外语导游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外语导游专业化素养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外语导游专业为英语,30%为旅游管理,20%为旅游英语,剩余10%来自其他专业。英语专业出身的导游语言能力较强,但缺乏旅游相关的知识素养和技巧训练;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通用性管理人才的专门学科,侧重于旅游相关知识的训练,忽略对使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旅游英语专业似乎同时兼顾了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反而造成两方面知识都掌握不牢固的尴尬局面。这种专业构成虽然使不同来源的外语导游各具一定的优势,但还需要花费精力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和相关旅游业务知识。

2. 高校教育不科学

2.1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旅游英语专业的设置大多依托于旅游管理或导游专业,甚至些高职院校将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在外语系。在对国内多家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该专业的课程基本上只是旅游类课程和英语综合口语的简单结合。没有真正形成以旅游类课程为基础,以英语的语言在行业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学生只是泛泛地学习了旅游方面的各门课程,而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很多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书很大程度依赖于自学。

 2.2教学团队结构不够合理,双语师资力量匮乏。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是以旅游专业为背景的教师和以英语为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组成体现年轻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尤其以英语为背景的教师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专业知识教育和英语语言教育的脱节。

2.3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很多从事旅游或导游教学的教师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所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在大中专院校中,有工作经验的教师相对较多一些,其中一部分是在从事多年导游工作后开始做教师的,但他们学历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这就导致教师专业的综合素质有所缺乏。

3. 外语导游人才自身专业意识薄弱

虽然近年来考取外语导游证的人员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想要从事导游工作而考取导游资格证,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分人是为了自身外出导游不买门票而考取导游证,一部分是考取导游证后从事了其他行业。外语人才容易找到工作,而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行业的不规范导致从业队伍良莠不齐,且导游工作需要外出,生活作息不规律,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导致有些外语导游不能持之以恒,最终放弃。

四、外语导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 改革当前高校培养模式,构建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1.1“理实”结合的专业课程设置

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当建立在充分的企业调研和行业专家参与的基础上,依据“理实”结合的方式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素质模块和核心业务素质模块,按岗位的要求将核心业务素质模块细分为导游接待、酒店服务、英语运用等子模块。最终形成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知识体系、专业技能体系和实践技能体系。三大体系层层递进,满足了学生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的获得。

1.2“课证”融合的立体实践课程体系

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的结合。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离不开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场所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学生外语能力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通过提供三维立体景点视频,学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英以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1.3“职业岗位”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开发

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和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够胜任旅游英语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如进入旅游景区、国际旅行社、涉外旅游酒店以及英语培训机构从事经营管理、英语讲解、英语培训和外事接待等工作。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在设置具体课程时主要以不同职业岗位为中心开发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职业需求。

2. 壮大双语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熟练应用通俗易懂的专业外语进行授课,同时还必须兼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1)培训。对高校现有教师进行整合和挖掘,加强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在职的校内培训,国内培训,出国研修,聘请国外专家来校教学等方式,对具有良好外语语言基础的旅游专业教师和一定专业基础的外语语言教师进行系统的双语教学培养,使之成为双语教师。

2)聘请。加强与国内外教育和培训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以兼职或专职的方式,积极引进旅游专业外籍教师,还可以聘请旅游业内具有较好外语技能和专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任教或讲学,扩大双语师资队伍。

3. 加强校企合作

院校与旅游企业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旅游企业各自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目前,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学校以专业为依托与多家旅游企业合作。二是学校创建经济实体。学院利用自身的旅游专业知识和人才优势,自己创办旅游企业。这些合作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

1.校企合作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由于受到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影响,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在与旅游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到旅游企业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教师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也可以从旅游企业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经验的旅游管理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老师。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2.校企合作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外语导游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基础文化课以够用、适度为原则;专业理论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应大幅度增加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用外语进行导游讲解的过程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高校按照旅游市场的导向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出来的外语导游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教学具有针对性。高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也包括让旅游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评估标准等方面,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外语导游要用准确流利的语言同外国游客交流并进行景点讲解。实际运用是提高英语语言表达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关键。同时,强化外语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十分重要。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知识扎实、政治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毕业生颇为青睐。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显示出极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很快就能完成由学生到外语导游的角色转换,缩短了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周期。

五、结语

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旅游企业在旅游管理部门大政策的正确指导下,灵活应用校企合作新型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旅游企业各自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旅游人才;更需要改革当前高校培养模式,构建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职业岗位”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并且将“课证”融合与理时结合的实践课程;最后,通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专业学生和人才旅游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得外语导游人才,从而促进地方旅游业国际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凯. 高等职业教育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2]耿娜娜,张艳玲.山西省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策略浅析[J].经济师. 2011(10)

[3]王琼.高职导游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1(02)

[4]刘娟.基于工作知识的高职院校导游人才培养项目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9)

[5]张伟国.高职类旅游专业导游人才培养方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6]王培英.试论我国高校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0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