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农村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

2016-11-12 22:5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关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的研究

郝敏康   青岛大学

戴玉才   青岛大学

刘典香   青岛市平度杭州路中学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培养项目(YBPY2014013)

摘要: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营制度的一次创新。近几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热词”。文章分析了现在家庭农场面临的主要难题,土地流转成本高,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保险亟待完善,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偏低,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加强国家地方政策扶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等,使得家庭农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资源;农村经济;制度创新

一、绪论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融合科技、机械、金融等现代生产因素,采用的是现代的经营理念,实行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是一种新型的微观经济经营组织。可以将传统农民转型、升级,称为专业化、职业化法人农民,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农业逐渐变成“副业”,从事农业活动的人群年龄越来越大,另外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依赖土地生存的压力减少,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被荒置,无人耕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这问题,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经营,鼓励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这意味着国家将大力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针对家庭农场改变了以往国家在农业项目的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的状况,在税收、用地、金融、等多个方面给出优惠,以保障家庭农场的顺利推行。巨额补贴更加向家庭农场倾斜,在未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成为获得巨额补贴红利的主体。

家庭农场的出现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次突破性的创新,再次解放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进行简要回顾,分析现在家庭农场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二、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虽然遇到了好的机遇,政府给予支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

(一)土地流转成本高,大户融资难。

土地不集中,家庭农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大户融资难。虽然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打工,在住房、户籍、就业、社保等还没有解决之前,不会轻易把土地长久流转出去。

(二)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对于农业方面,政府财政强度有限。不,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化程度不够高,经营仍然是以种养业为主的小农经济,“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仍具有高风险,且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家庭农场常常因缺乏贷款抵押物,使得金融机构缺乏给家庭农场发放贷款的意愿。

(三)认定标准、扶持政策不够清晰。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对其规模目前还没有明确标准来界定,不具备清晰完善的认定标准。政策执行、补贴标准不好掌握。

(四)经营的负担加重与外部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再次受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影响,大批外国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持续下降,使得经营农场的成本相对升高,农场经营负担加重。

(五)农业保险亟待完善。

家庭农场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商品化的同时增加了生产的风险, 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家庭成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承担成本较高,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经营风险,需借助农产品期货市场,购买农业保险来分散。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晚尚不完善,加上农民缺乏期货买卖相关知识,风险再度增加,在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高的情况下,商业保险不愿涉足,国家农业政策性保险又不足,造成农业收益不稳定,影响家庭农场主的投资热情与信心。

(六)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青壮年优秀的劳动力大多倾向于在城市就业,使得农村剩下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 家庭农场主在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下依赖传统经验来经营家庭农场,与现代化的家庭农场经营新理念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面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竞争时难以适应。人才缺乏,特别是专业性、技术性人才。

(七)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

农业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公共品特性,导致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仍然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收益低,导致产权激励功能弱化,造成农业科研主体研发动力不足,加上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高,使得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

(八)基础设施不完备,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备,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缺乏,使得家庭农场产销受阻,阻碍了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且当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基层力量薄弱,影响现代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到经营当中,阻碍家庭农场的实施过程。

三、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让农户拥有土地租赁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等权能。加快建立完善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在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时,应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禀赋,适度的控制经营规模。

(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形成大规模家庭农场,而家庭农场的实施又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促使他们向城镇、向二三产业流动,推动城镇化发展。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加速这样的良性循环,解除农民弃地的后顾之忧,推动家庭农场和城乡统筹的全面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才会放心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家庭农场也才能够集聚到足够规模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

(三)创新农村金融。强化政府扶持政策,金融扶持,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吸纳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合作领域,使得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更加多元化。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商业银行服务农村。

(四)进一步加强国家地方政策扶持。家庭农场在创建初期缺乏经济基础和操作经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在准入注册、财政、税务、保险等方面提供各种优惠和帮扶,在农资、农技方面加大投入供应力度。

(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政府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与保护。从财税方面稳定扶持家庭农场的长期发展。财政支持方面,对保险公司涉农保险提供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其经营农业保险。 对农场主提供保费补贴,提高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

(六)培养新型的、职业的家庭农场主。在家庭农场中,基于专业性的农业知识,加强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

(七)有效的对农业科技供给主体给予帮助。 加强农业技术产权的保护。国家可以对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给予补贴与奖励,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收益。完善国家科研课题制度。增加农业技术研发投入,推动鼓励私人及企业投资的政策实施,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进入农业技术创新领域。

(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可以依托网站,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来打开市场。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的时代,国家在农业方面也应当重视信息开发与服务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建立农业信息主体市场,加强农村信息市场建设。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农村信息技术人才,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九)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发展。各地区的家庭农场由于当地自然环境、城镇化情况有差别、农业发展程度和过程是不同的,要努力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特点和模式,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符合自己区域特征、经济情况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让经营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之路。

(十)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家庭农场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减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负担。

(十一)尊重土地,完成从身份到身心的转型,推进由"农户制""农场制"转变。

四、结论与思考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一次创新,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建议,把握机遇,破解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瓶颈”,实现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强,刘同山.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 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6) : 48-56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5,119-123,137,378

[3]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J].炎黄春秋,2004(6) :1-11

[4]岳正华,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420-424

[5]肖斌,付小红.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41-4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