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中国气候治理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18-08-19 20:0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肖丹    深圳市委党校福田分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YBA207)良法善治视域下的公民文明礼仪培育研究;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B123)基于社会质量视角的公民礼仪素质教育模式及路径研究;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C0701)新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实现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压力、中国作为最大碳排放国的国际舆论压力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都使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以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因此中国应当从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立法、借鉴“碳预算”政策、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试点等方面探索加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日益提高,中国越来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近年来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订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实行了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然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非可一蹴而就,只有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是长久之策。

一、为什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中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从被动走向主动的重大变化,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发挥大国作用的标志性信号,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紧迫且必要的,这种紧迫性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第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及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压力,使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以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回顾历史,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普遍采取一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也带来了日趋紧迫的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变化问题。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威胁,世界各国就气候变化展开了多次国际磋商,许多国家都倡导节能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气候变化更是日益成为世界焦点。英国作为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率先以实际行动在理论及实践上双管齐下开始“低碳革命”,并认为“低碳”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将成为新一轮国家经济差距拉开的标志。除英国外,许多国家也都采取了一定行动,如美国于2007年便出台了“低碳经济法案”,日本凭借其能源效率和技术优势,提出建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等等。作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国,尽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是顺应国际潮流,也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亦需要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时机,以避免在新一轮的世界性革命中再次落于发达国家之后,还要尽力在世界低碳经济革命中占住先机,取得先发优势。

二是作为最大碳排放国的国际舆论压力,中国不得不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以达到国际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中国拥有大量人口,对汽车、空调、冰箱等有大量的需求,从而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国际舆论特别是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碳排放体,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节能减排的责任,并向中国施加政治、经济、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都使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赢得国际谈判中的主动权。

最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虽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气候条件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种多样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得更为频繁、更容易遭受由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同时,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项重任,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当前的迫切任务。因此,走近新时代的中国,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幸福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模式。

二、怎么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当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为低碳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我国应当从以下方面发展低碳经济。

首先,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抢占先机。一是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当前能源供应相对还较为充足的有利条件下加快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时研究制定国家战略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既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总体部署,又细化到各行各业以及国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注意制定重点行业的低碳发展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并使其成为全国产业低碳发展的带头羊。二是坚持把运用科技提高生产能效作为核心降低能源消耗。加大低碳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并将低碳科研的相关方面规范化、法制化,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减少碳排放。三是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制定低碳经济的统计、考核指标,将低碳经济相关发展事项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制定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配套的一系列机制,激励与惩罚措施双管齐下,制定能够从上自下、贯彻始终的低碳实施方案,确保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治意愿,从而引导国民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四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主动承担国际减排指标,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我国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 2006年就通过了全球首个低碳经济相关法案——《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以及2050年的阶段性减少碳排放目标,并于2008年正式制定,2009年正式批准,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立法的国家。而中国目前在低碳经济方面的立法较不完善,可以说尚处于探索阶段,仅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少数相关法律,且缺乏直接针对低碳发展的立法,然而,完善法律制度,为能源供应、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提供法律保障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应当加快低碳经济立法,依法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尽快出台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另外,从国际度来看,我国也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节能减排法制化、规范化,从而为赢得今后在国际社会谈判的优势奠定基础。

第三,发展低碳产业,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低碳新能源的发展和低碳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低碳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巨大的低碳市场,扩大内需,吸引大量外来投资等等。基于这样的考虑,英国计划以低碳经济模式促进英国的经济复苏,以低碳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实施的目的就是抢占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制高点,打造英国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发展低碳产业除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其背后蕴含的数以万亿的产业机会和市场机会也是英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原因。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相关部门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研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努力形成低碳产业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中国在智能电网、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都具有较大的提升改造能力,应当推进这些行业的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产品利润向两端的延伸,即向前端延伸,进行自主创新形成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进而提高产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建设低碳城市试点,树立低碳意识。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在保证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加强低碳技术开发,推进低碳产品及低碳能源生产应用,推广低碳理念,从而改变民众日常的生活方式入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说来,一是要对国内各个城市进行评估,选定适合率先进行低碳经济建设的城市为试点,目前已有初步行动的城市如上海、“电谷”保定等需进一步完善其低碳城市规划,继续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二是要在考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强调低碳经济建设的实用性,强调低碳技术、低碳政策和相关治理手段并重,以低碳经济为公众创造实际效益,从而争取公众在行动上的大力支持;三是引导全民变革低碳消费观念,辨清真正的需要与欲望的想要之区别,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媒介,通过照片、视频及科学数据向民众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方式以及在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常识等相关知识,使民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翼.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N].光明日报,2007-12-27(003).

[2]李雪慧,史丹.全球能源格局变动,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改善了吗?[J].中国能源,2017,39(09):25-3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