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企业 商业银行 影响 发展现状 小微企业 大数据 管理会计 应用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及时空格局演化实证研究

2023-10-26 19: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陈幸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项目编号:xy2021036)资助。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对城镇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以四川省14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2020年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以及2010-2020年县域经济时空格局演变。通过研究发现,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较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管理机制和技术条件差异,四川县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川东、川北和川南地区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川西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较低。

关键词:四川省;县域经济;DEA模型;经济效率

一、引言

县域作为城市与乡镇连接的纽带,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据2019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由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四川省在西部地区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其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对于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文献颇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汪永生[1]2021)、王嘉瑞[2]2021)、柳江[3]2020)、肖小爱[4]2019)、李晓翠[5]2015)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县域经济进行评价,付洪利[6]2020)、罗莎莎[7](2021)采用熵权TOPSISESTDA法对县域经济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李宁[8]2019)通过DEA-Malmquist模型量化经济效率,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手段研究空间演化,对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时空格局演化进行研究,黄海峰[9]2015) 、彭跃秒[10]2019)、付洪利[6]2020)针对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进行研究。在研究模型中,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客观,综合性强,评价效果较好;在区域和角度上,虽然研究文献较多,但是针对四川地区县域经济研究相对较少,并且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的县域经济研究非常缺乏。因此,对于高质量发展下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DEA模型及样本选择

 (一)DEA模型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基于效率理论,对比投入与产出数据的效率,判断生产是否有效。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原理是将投入和产出要素转化为综合效益、技术效益、规模效益指标,以衡量是否处于有效生产前沿。在研究各区县经济运行效率中,综合效益代表经济运行效率,是对经济运行从规模、管理、技术条件等综合量化后的评价指标;技术效益为管理效率,代表资源使用效率、管理机制、创新及技术水平等;规模效益则代表规模效应情况。综合效益为技术效益与规模效益的乘积,即经济运行效率是资源转化效率与规模效应合力的结果。

   (二)投入产出要素选择

    基于DEA模型对数据的要求和研究需要,对投入与产出要素选择有两个标准:第一,相关要素数据须为非负;第二,能综合全面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基于上述标准,投入要素主要选取常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三项,产出要素为区县GDP、财政收入、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城镇化率和平均工资等五项,以通过DEA模型,研究各区县经济运行效率情况。

   (三)样本及数据来源

    研究以四川省各县域为研究对象,力求完整呈现四川各区县经济运行效率全貌。研究样本涵盖四川省各区县,共计146个,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等地区由于无法获取连续数据,故本次研究不包括该区域。

    在研究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主要从各市统计局发布统计年鉴中获取,真实可靠。相关宏观数据和政策背景,则从国家统计局、四川省及各市县政府部门获取,具有权威性。

三、2020年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分析

(一)2020年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整体情况分析

   基于DEA模型,通过SPSS软件计算可得四川省146个研究区县综合效益值,通过综合效益值反映2020年四川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情况。对运算结果统计分析,可得表1

                 1   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经济效率统计分析表

统计指标

综合效益

技术效益

规模效益

平均值

0.90

0.93

0.97

中位数

0.99

1.00

1.00

众数

1.00

1.00

1.00

标准差

0.14

0.12

0.05

偏度

-1.42

-1.82

-1.75

振幅           

        0.55

0.54

0.19

 

2   2020年四川省县域经济效率区间分布表

区间值

综合效益

技术效益

规模效益

1

70

91

71

0.9-1

26

19

59

0.8-0.9

21

16

16

0.7-0.8

13

7

0

0.7以下

14

13

0

  

四川省2020年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较高,投入规模、资源配置能力、协同创新性较好,但由于管理机制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拖累,暂时没有处于理想状态。由表1和表2可知,四川省各区县的综合效益值为0.9,处于优良状态,说明四川省资源投入规模与目前管理制度和技术条件匹配,经济运行效率较高。规模效益值为0.97,说明实际资源投入规模和最优规模差距较小,规模效益明显;技术效益平均值为0.93,表明管理制度和资源使用效率较好,但是综合而言,综合效益没有处于有效产出前沿,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拖累导致。因此,四川省各县域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体量,更要注重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和优化运行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协同和产业集聚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才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区县间由于管理机制和技术条件差异,导致经济运行效率出现两极分化。表1和表2可知,综合效益标准差为0.14,最小值为0.45,最大值为1,表明各区县间经济运行效率呈现出一定分化状态;其均值为0.9,中位数为0.99,众数为1,偏度为-1.42,综合效益为1的区县为70,效益值在0.9以上高达96个,在0.8以下仅有27个,表明绝大部分经济运行效率高,接近于理想状态,而少部分区县经济效率低下,导致出现较大的两级分化状态。具体而言,规模效益标准差只有0.05,振幅区间只有0.1989%的区县规模效益值在0.9以上,表明各区域间规模效应差距较小;而技术效率标准差为0.12,振幅为0.54,技术效率值在0.8以下的企业20家,表明各县区间的技术条件、管理体制和转化效率存在一定分化。而技术效益与规模效益的乘积则是综合效益,故各区县间经济运行效率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条件、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等导致。

(二)2020年四川省各区域县域经济运行效率

通过四川省官方公布行政区域划分标准,对各县域在空间上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和川北,以探究区域间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可得表2

3    2020年四川省各区域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统计表

统计指标

川东

川南

川西

川北

均值

0.96

0.91

0.84

0.98

中位数

1.00

0.97

0.90

1.00

众数

1.00

1.00

1.00

1.00

标准差

0.06

0.11

0.17

0.04

振幅

0.20

0.32

0.55

0.12

     四川省各区域间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出现两极分化,川北和川东地区经济运行效率高,川南居中,川西地区经济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表3中可知,川东和川北的综合效益均值分别为0.960.98,中位数和众数皆为1,接近于理想状态,表明这两个区域各县的经济运行效率高,在财政、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规模与市场匹配,规模效应明显,管理机制、创新协同性较高,资源投入能产生较好的乘数效应和杠杆效应。川西的综合效益只有0.84,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具有加大提升空间。从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益来看,川西的规模效益为0.96,处于比较理想的位置,表明其资源投入规模适宜,不存在过度投资和浪费;技术效益为0.87,处于中等的水平,表明其管理体制和资源使用效率方面不足,从而拖累了经济运行效率。究其原因,川西地区相对处于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其财政、人员投入中的乘数效应和辐射效应被削弱;另一方面,管理体制跟不上、创新协同性较差,技术条件较为落后,加上高素质人才缺乏,导致投入和产出效率较低,因而,川西地区经济效率较低。

    川东和川北各县经济效率较均衡,川西地区两级分化严重。从表3可知,川北地区综合效益的标准差为0.04,振幅为0.12,,川东地区的标准差为0.06,振幅为0.2,表明川东和川北地区经济运行效率较为均衡,区域间协同性较好,各县域间差距不大。川北地区综合效益均值为0.91,中位数为0.97,众数为1,标准差为0.11,振幅为0.32,表明川北地区经济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各县域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川西地区标准差为0.17,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45,振幅高达0.55,表明川西各县域间经济运行效率差距非常大,呈现两极分化状态。究其原因,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划分时,川西各县域间的差异性较大,有德阳、成都等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的区县,也有甘孜、阿坝等较偏远和落后的地区,因此川西各县域间的资源分配、技术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条件、政策制度差异性较大,致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转化效率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川西各县域经济效率出现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

四、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一)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时间演化分析

   通过分析整理四川省县域2010-2020年经济运行效率情况,可得表3

4   四川省2010-2020年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统计表

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综合效益

0.82

0.88

0.88

0.86

0.84

0.85

0.83

0.86

0.91

0.95

0.90

技术效益

0.87

0.91

0.91

0.89

0.88

0.88

0.86

0.88

0.93

0.97

0.93

规模效益

0.94

0.95

0.96

0.96

0.96

0.97

0.97

0.97

0.97

0.98

0.97

     从时间格局上讲,得益于于技术效率提升,综合效益值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表明投入资源转化效率提升,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逐渐提高。由表4可知,整体而言,综合效益值从2010年的0.82,提升至2020年的0.9,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规模效益一直维持在0.96上下,波动不大,而技术效率则从0.87上升至0.93,曾在2019年达到0.97,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提升。从分段来看,2010-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20122016年出现下降趋势,20162020年处于上升趋势。究其原因,2008年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启动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刺激下,由于基础设施设备完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资源的规模效应和经济刺激的乘数效应凸显,因此经济运行效率在2010-2012出现了上升趋势。2012-2016年期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刺激的边际效益递减,前期支撑经济的房地产、基建等板块出现回落,经济增速和产出持续下行,产能过剩、金融空转、产业资本回报率下降,导致资源的转换效率降低,乘数效应下降,因此该阶段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质量发展,并指出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在该阶段,四川省经济也开始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供给侧改革,因此,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19年达到0.95,处于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水平。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部分行业出现停产,经济遭受重创,财政、人力等投资效率大大降低,因而导致县域经济运行效率下降为0.9

(二)四川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时空演化分析

2010-2020年四川省各区域综合效益值进行归类整理,可得表4

5   四川省2010-2020年各区域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统计表

区域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川东

0.90

0.91

0.88

0.86

0.86

0.85

0.85

0.88

0.94

0.94

0.96

川南

0.84

0.90

0.86

0.86

0.84

0.84

0.84

0.85

0.92

0.96

0.91

川西

0.78

0.81

0.87

0.83

0.80

0.82

0.76

0.80

0.84

0.89

0.84

川北

0.86

0.92

0.89

0.89

0.90

0.92

0.91

0.91

0.97

0.98

0.98

基于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数据,筛选201020152020年作为时间演化节点,借助bigemap软件进行可视化化处理,可得图1、图2和图3,以更加直观全面反映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时空演化。

图1  2010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1  2010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图2 2015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2 2015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图3  2020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3  2020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图

备注:白色区域表示数据信息缺失

2010年到2020年综合效益值来看,各区域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川东和川北地区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川南次之,川北经济运行效率较低。由表5可知:(1)各区域县域综合效益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表明在深化改革期间,四川各县域能够抓住机遇,深化体制改革、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让资源转化效率提升,从而使得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各区域县域综合效益值在2017-2019年间提升较快,表明四川省各区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到位,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显著。(2)川东、川北、川南地区历年综合效益值相对较高,并且处于平稳上升态势,表明其经济运行效率稳步提升,接近于理想状态;而川西地区综合效益值2010年仅为0.78,虽然在2020年逐渐提升至0.84,但经济运行效率依旧处于较低状态。究其原因,川东、川北和川南地区,区位优势较好,并且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高质量发展、自贸区等政策引导下,通过区域协同、技术提升、制度优化下,能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经济投入的乘数效应,从而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提升较为显著。而川西地区靠近西藏、青海等落后地区,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设施不完善,人才缺乏,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从而导致其经济基础差,发展基础薄弱;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于扶贫攻坚和支持山区给予诸多政策和资金倾斜,但是其管理体制、技术条件和人才等不能及时与之适应,无法有效发挥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投入资源的转化效率较低,因此其经济效率一直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从时空上讲,2010年至2020年期间,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整体提升较快,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对比图1、图2和图3可知, 2010年四川省县域的综合效益均值为0.82,经济运行效率较低,其中综合效益低于0.8(图中红色和紫红色区域)的县域占比为41%,高于0.9(图中绿色和黄绿色区域)的县域占比为40%2015年综合效益均值为0.85,经济运行效率略有提升,其中综合效益低于0.8的县域占比为36%,高于0.9的县域占比为442020年四川县域的综合效益均值为0.9,经济运行效率水平较高,其中综合效益低于0.8的县域占比仅为19%,而高于0.9的县域占比为66%,由此表明四川省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尤其是2015年以后提升非常明显,经济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

从县域来讲,合江、兴文、叙州、沐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简阳、德格、石渠、色达、新龙、道孚县等综合效益值较低,表明其经济运行效率一直较低,究其缘由,相关区县皆处于四川省与临省接壤处,地势偏僻,交通不发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因此资源的转化效率低,进而导致经济运行效率较低。平武、青川、剑阁、阆中、旺苍、朝天区、三台县、邻水等综合效益值从低于0.8上升为1,接近于理想状态,经济运行效率高,究其原因,2014《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发布以后,加强对四川东北部县域统筹规划,实施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组合拳,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逐渐建立,技术条件和管理制度得到提升,因此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县域经济运行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四川省146个县域为分析对象,基于DEA模型对其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进行量化研究和综合评价。通过四川省各县域2020年及近10年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得到如下结论:(1)得益于良好的规模投入和资源使用效率,四川省2020年经济运行效率较高;(2)四川省各区域、各县域间差异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状态;(3)四川省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近10年效率提升较为明显,表明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4)川东、川北各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川南次之,川西县域经济运行效率较低。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有如下启示和意义:(1)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并因地制宜,根据比较优势,构建现代化县域产业和经济体系。加强交通、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各县域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基础和地区特色,分层次、分批次的构建现代县域产业体系,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2)加强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统筹规划,明确各区域和县域功能和定位,实现县域间优势互补,加强相互间协同联动,产生叠加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县域经济效率。(3)科技创新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坚定高质量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质增效,坚持走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道路。(4)加强政策扶持,规划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空间布局,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拳,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企业的扶持,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自由竞争、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法治创新的经营氛围,以激活市场活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永生、李桂君,国家首批创新县(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06):175-178

[2]王嘉瑞、陈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模型[J].全国流通经济,202116):110-112

[3] 柳江、霍治,西北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效率时空差异和标杆改进研究[J].西北人口,202005:116-126

[4]肖小爱,基于超效率DEA的永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5):105-108

[5]李晓翠,基于因子分析和超效率DEA模型的湖北县域经济效率评价[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05):48-55

[6]付洪利,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及变迁机制分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006):84-94

[7]罗莎莎,刘德娟,李含林,福建省县域经济效率时空演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117):242-247

[8]李宁,李铁滨等,吉林省县域经济效率时空格局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908):1293-1301

[9]黄海峰,王昕宇,基于DEA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510):57-62

[10]彭跃秒,李秋秒,四川省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920:297-299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