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探讨
王伟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动态能力视角下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21YJAZH034);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022WTSCX2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高职生思政课‘问题+课题+专题’链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GXM202211);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富科德科技企业文化再造咨询与指导服务”(2022H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长期依赖外贸出口的东莞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风险和挑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东莞制造业就必须要走转型升级之路。东莞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然要按照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发挥东莞制造业发展竞争优势,针对当前东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着重从五个方面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体系:培育本土自有品牌,扩大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加强内需挖掘,畅通企业“生产”循环;消除创新梗阻,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做好人才培养,加快大湾区大学建设。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东莞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型升级 东莞是一个因制造业而兴起的城市,制造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铸就了东莞的世界工厂地位和催生出东莞制造业发展的鲜明竞争优势。如今东莞制的造业正面临着诸多发展风险和调整,而要突破当前制造业面临的诸多困境和真正意义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按照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莞制造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相对宽松的创业环境 谈到东莞的经营环境,在东莞的企业老板或企业高管普遍认为东莞市镇两级政府给予在莞创业的东莞企业家们相对宽松的创业环境,并一致反映除了国家政策规定的企业在当地要缴纳的税收和费用外没有要求企业要缴纳其他额外的税费,制造工厂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从未故意干涉或刁难企业正常经营之举,负责工商管理、消防检查、环境治理等市镇两级的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也不会打着各种名义有吃拿卡要之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也是十分有礼貌的和文明的。正如东莞市KG精密科技有限公司ZY总经理所言:“我们是很小就从内地省份农村出来东莞工作的,先从模具学徒工干起,然后在这个行业沉浸了一段时间就自己出来开办工厂,后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将工厂建在东莞长安,不仅东莞长安有较好的产业配套,更重要的是东莞整个创业环境还是不错的,要是当初将工厂设在内地老家,估计就没有工厂今日之成就。”[1] (二)相对雄厚的产业基础 东莞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先后经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提升发展阶段和转型升级阶段,如今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并且诸多产业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遍地都是工业园区和制造工厂。东莞制造闻名遐迩,由东莞制造的产品享誉海内外,东莞制造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早已走出国门,几十年积累形成的雄厚的产业基础不仅铸就了东莞制造业的辉煌,也成为了东莞工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张靓丽的名片。目前,东莞已拥有1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清溪光电通讯)和11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清溪光电通讯、道滘食品、中堂再生纸品、石碣电子、石龙电子信息、常平光电、厚街鞋业、虎门服装、长安五金模具、大岭山家具、大朗毛织),成为了在国内乃至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产业集群体系。诸如此类都是东莞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的表现。①正因为东莞拥有如此强大的产业基础优势,东莞市委市政府才能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东莞4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铸就了东莞独有的影响力和城市地位,也让东莞拥有强大的财政能力投资建设可以服务于制造业发展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曾经的东莞酒店全国有名,五星级酒店数量仅次于全国一线城市的上海和北京。受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今的东莞酒店业与过往的高光时刻相比略有逊色,但仍然拥有能够满足各种客商层次需求的酒店服务产业体系,东莞各种价格品位的酒店琳琅盲目地散发于东莞的各个镇区,如今的东莞酒店服务业无论是在规格、品位、价格等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在全国工业城市中依然是数一数二的。同时,东莞拥有比较完善的交通公共服务体系,贯穿于东莞市境内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惠莞深城际轻轨已铺通并正常开车,纵横交错的地铁网络交通系统正在构建,“对外联通、内部畅通、品质优良”的交通网络体系得以基本构建。东莞拥有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相对便捷、融资结构相对合理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这些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为东莞制造业过去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四)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莞市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广东经济重镇所在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莞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地处两个一线城市中间的地级城市,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节点城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另外,东莞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对接和融入城市,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的途经地,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的多重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昭示着东莞无论对珠三角地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建设还是对全国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实现而言,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因为东莞拥有相对优越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东莞比其他兄弟地级市能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相关国家级和省级政策催生的发展红利。 二、东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外贸市场需求疲软,内需市场销售明显不足 作为沿海城市的东莞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响应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号召,基于低成本优势,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历史地形成“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即原材料和产品市场都在国外。东莞制造业在这样一种“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驱动下,东莞制造工厂制造的绝大多数生产产品长期以来都是销往国外市场,其中又以欧美市场为主,然而这些由东莞制造的产品几乎都是属于在东莞贴牌代工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分布在东莞各地大大小小的代工企业实际上只是赚取一点委托代加工的微博的辛苦加工费,产品赚钱的大头握在外国人手里。这种纯粹帮国外品牌企业贴牌加工生产的代工模式愈来愈难以为继,外贸订单骤减,加工利润单薄,外部市场需求疲软。尽管如此,很多东莞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意愿不强,仍然乐意坐等国外品牌商给予数量日益减少的贴牌生产代工订单,从而造成东莞制造业产业外贸代工竞争的内卷化和内需市场销售的虚置化。 (二)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滞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由东莞制造业企业生产制造的很多产品都是销往世界发达国家的市场,如日韩市场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而且深受欧美发达国家高端用户的喜爱和欢迎。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41个大类工业中,东莞拥有34个,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全球每10双鞋就有一双产自东莞,中国服装五分之一产自东莞;中国出口的家具五分之一来自东莞;东莞生产的电脑磁头、电脑扫描仪、电脑驱动器、高级交流电容器、微型马达、电脑冰箱、录像磁头等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40%,居世界第一。[2]这些数据反映东莞制造业在许多方面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具有很强的产品供给能力,然而在某些方面的某些领域也存在着供给上受制于人的短板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掌握、高端设备制造、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 (三)贴牌代工企业数量庞大,自有品牌企业比较匮乏 东莞的代工企业生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这里的制造业企业并不聚集在一个或两个产业园区内,而是散布在全市各个镇街,制造业企业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全国罕见。据东莞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东莞全市工业企业数量为1815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10658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量为170874家,而东莞工业企业又绝大多数都是东莞制造业企业。②参考东莞32个工业产业有28个是东莞制造业产业、东莞制造业产值比重占东莞经济比重93%以上、东莞工业支柱性产业都隶属于东莞制造业等相关指标或数据,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到2019年东莞制造业企业的数量不低于16万家,而这16万家里80%以上都是代工企业。[3]因此,可以粗略计算出散布于东莞各镇街的代工企业数量不会少于12万家。这个数量对于一个领土面积只有2460.1平方公里的地级市而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在这12万多家代工企业里,绝大多数又都是OEM制造商或ODM制造商,OBM制造商相当匮乏,像松山湖华为这样既有自主技术又有自有品牌和销售网络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际高科技企业少之又少。 (四)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代工企业生存总体艰难 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涨而产品销售单价又难以上涨给当地企业带来一定的生产经营压力,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这个问题更加严峻,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仍然坚持做贴牌生产代工或做国外市场生意的中小型企业正面临比较大的生存压力和风险。企业经营成本包括用工成本、土地厂房租赁成本、原材料购买成本、水费电费成本、税收成本、融资成本和其他费用成本。近些年来随着用工成本、土地厂房租赁成本、原材料购买成本的不断上涨给东莞制造业企业增加了不少的额外经营成本,尤其是在某些地方的厂房租金翻翻地上涨让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有难以承受之重。 (五)青年普工技工普遍短缺,行业人才断层问题严峻 招工难用工难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尤其是代工企业表现的更为严重,很多制造业企业为能接到订单却招不到人做事甚为苦恼,有点技术和经验的青年人员就更加难以招到。正如东莞SP精密技术(东莞)有限公司高总所言:“现在招工不好招,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更加不好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很多90后的年轻人宁愿去美团送外卖、开滴滴车、开抖音直播也不愿意进工厂做普工或技工,实际上支撑我们工厂正常运行的人员主力仍然是我们70后、80后的那一批人,90后的青年人没有几个,这几个问题是我们企业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一个很无奈的问题。” [4]东莞制造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普工和技工人才正面临着青黄不接和行业人才年龄断层的严峻问题。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培育本土自有品牌,扩大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 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东莞从事贴牌生产或委托加工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抑或说,东莞制造业整体上将能否实现迈向中高端的转型升级目标,关键取决于东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东莞代工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生产加工的产品不仅增值率低,而且利润空间狭窄。以东莞樟木头合俊集团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作为代工厂,每个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为一美元,除去原材料、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之后,利润所剩无几,而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可以卖到十美元以上。由此可见,加工制造的利润极其之低,产业利润大都流向了品牌、设计、渠道以及营销等环节。[5]东莞代工企业要彻底摆脱利润低下、处处受制于人的被动处境,就要转型升级做产业“微信曲线”的两端,通过创建本土自有品牌跳出产业链分配最低端,不断扩大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东莞制造业企业根据经营层次分类,通常可以分为OEM制造商、ODM制造商、OBM制造商、IBM制造商四类。当前东莞的代工企业的经营层次基本上都是处于OEM制造商层次或ODM制造商层次,而要推动东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推动代工企业转化为拥有一定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OBM制造商并最终成为IBM制造商。因此,将东莞代工企业培育成拥有本土自有品牌的制造业企业可以采用OEM-ODM-OBM-IBM和OEM-ODM-IBM两条转型升级路径,即逐级递进和越级跳进两条转型升级路径。[6] (二)加强内需挖掘,畅通企业“生产”循环 东莞经济是典型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东制造业长期以来具有鲜明的“两头在外”的特征,即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市场都在国外。这种“两头在外”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也就是说,过去东莞制造业企业一味地依赖接国外订单赚取加工生产费的盈利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面对此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东莞制造业企业应如何适从?是继续一味地承接做国外订单还是转型全面承接做国内订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必须构建并着力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7]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由此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和重要指导思想。因此,东莞制造业企业面对外部需求疲软、外贸订单骤降的现实处境下,必须要按照国家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相关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规划中,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实现产品销售由原有的以外销为主模式逐步转化为以内销为主和外销内销相结合相促进模式。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从国家层面的不断推进,“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将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内有效需求予以释放,无疑能为东莞制造业产能转移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商机。同时,东莞制造业企业也应主动担当企业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努力做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东莞样本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苦练企业内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消费新需求,畅通企业工程设计—承接订单—来料采购—生产制造—品质稽查—出货管理等“生产”循环,早日实现东莞生产制造由原有的以人工操作为主转为以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从而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 (三)消除创新梗阻,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信息通讯、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涉及最基础的产业技术和前沿工艺、核心器件和关键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系统与架构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最大隐患,对东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样构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工信部对30多家大型企业的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我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和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8]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等,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精加工生产线上95%以上制造及检测设备都依赖进口。在生命健康领域,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原研药、细胞制备关键物料与设备都严重依赖进口。这些我们长期依赖于向发达国家进口的关键材料、零部件和设备,如果我们国内自己不能提供的话,我们国内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就容易面临欧美发达国家断供的风险,而要突破性的解决关键材料、零部件、设备依赖进口的问题,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在这些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东莞是我国响当当的制造业名城,有着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对上述涉及的关键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需求量很大,理应有着强烈的工业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国家相关战略规划的框架下在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有所作为,这不仅是我们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也是东莞要重点发展支柱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现实需要。东莞要在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就应然要高度重视创新,打破科技创新梗阻,可以重点从如下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培育科技创新土壤;二是要注重底层技术研发;三是要突破长期存在的“市场换技术”的路径依赖;四是要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五是要把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新机遇。 (四)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从访谈调查的数据来看,被访谈的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致认为东莞的营商环境与内地很多省份的地市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相比还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距,在给企业税费减免、打击二手房东炒高厂房租金、整治骚扰电话、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制造业金融信贷、产业政策扶持、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仍然可以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东莞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更多的作为,应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市级层面和镇区层面都应建立企业商事业务一站式实体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平台,确保创业者可以在东莞任何一个镇区都能线上线下方便快捷地办理完企业注册、开具发票、缴纳税费、专利申请等各种事项。二是要出台更多的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税费减免或补贴政策。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贯彻实施好国家规定的对相关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东莞市能够自主给予更多税费减免政策的就应该要大胆给予,尤其是对于促进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有利的税费减免能减免尽减免,同时对于生产制造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东莞制造业企业应该要给予相应的前期补贴政策,以此加快实现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努力避免青年普工技工普遍短缺而影响东莞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三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2014年以后,随着一系列的重拳社会治理行动夯实落地,东莞的社会治安环境发生根本好转,普通老百姓不用再担心晚上逛街被抢被偷了,各种乌七八糟的毒害人们身心的黄赌毒的东西都销声匿迹了,东莞的人文环境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与东莞制造业在我国和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影响力相比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东莞要优化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建立适合不同层次人才的学习文化和休闲放松的场馆,如图书馆、公园、文化馆等,另一方面就是相关部门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公共文化活动,以此让来东莞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进而愿意留在东莞安家创业。 (五)做好人才培养,加快大湾区大学建设 无论是区域产业竞争还是全球产业竞争,赢得未来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东莞制造业在区域产业竞争和全球产业竞争中能不能持有领先优势,同样取决于东莞制造业在未来的产业人才竞争中能否持有领先优势。当前东莞制造业人才短缺是全方位的,包括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青年普工等各个层面人才的短缺。人才的全方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制约因素,而要解决制造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一般采用的是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给予解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稀缺人才,是国内各大工业城市高薪引进人才竞相争逐的对象,而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相比,更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更愿意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干事创业。实际上,目前东莞现有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远远不能满足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东莞发展引领性产业的需要。这就内在地要求东莞除了要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外,还要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自然就要落在东莞本土高校的肩上。目前虽然东莞本土有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7所本专科高校,但更多的是培养与制造业相关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人才,且目前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还达不到能培养出国内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度。为此,在东莞本土建立一所重点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大湾区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而出的,大湾区大学的各种筹建工作已经开始启动,然而大湾区大学虎门校区地皮的权属关系至今还没有厘清,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虽然已经破土动工,但建设进展速度有待加快。因此,东莞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具有引领功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要加快大湾区大学建设的步伐,早日为东莞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②数据来源于东莞市统计调查信息网官网。
参考文献: [1]访谈录音整理资料SP20210805. [2]庞彩霞.营造创新环境实现跨越发展[N].经济日报,2008-01-31. [3]东莞市统计局.东莞统计年鉴201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4]访谈录音整理资料SP00805. [5]郎咸平等.拯救中共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6]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与能力构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8]李晓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18-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