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发展策略 内部控制 互联网 财务管理 小微企业 发展现状 新零售 大学生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ESG表现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2025-07-24 16:3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范靖彬

(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分行,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本文回溯2009年至2023年间,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联系。经过双重差分检验本文观察到,ESG表现卓越的银行,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同样出类拔萃。此外本文以自然实验方法为基础,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作为ESG监管政策正式实施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检验了ESG监管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积极作用,发现监管对银行ESG表现正向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键词:ESG;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盈余激进度;监管政策

一、引言

绿色金融正悄然兴起,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风尚。ESG理念,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有机融合,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投资的方向与准则。国际知名银行如花旗、德意志、渣打等已制定ESG策略,强化管理架构(温彬,2023)[1]。中国商业银行虽在ESG实践上起步稍晚,但进步显著。然而学术界对商业银行ESG表现的研究尚显不足,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ESG表现对其持久价值至关重要。现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ESG表现在技术创新、企业风险等多元化经济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关于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内在联系探讨稀缺。会计信息质量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健运作至关重要(王岚等,2023)[2]。因此,深入探讨ESG表现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仅挖掘非财务成果与财务数据内在联系,还为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贡献在于剖析ESG表现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联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实证验证ESG监管政策积极作用,为商业银行优化ESG表现治理效果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ESG评级表现优异的银行,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领域表现出色,向市场传递正面讯号,减少影响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不明朗因素,提升对银行营运策略和前景的信心(高彦彦,2023)[3](Tan和Zhu,2023)[4],帮助了解银行具体实践和成效,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提高社会声誉和品牌价值,比起进行短期利润操纵,管理者更倾向业务持续改进。此外,根据资源依赖理论,银行需要积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以获取外部资源,培养竞争优势,推动绩效提升。ESG能降低高管利润操纵冲动,提升公信力,但知名度也伴随着一定的道德成本(权小锋等,2023)[5],外界对企业的关注限制管理层调整报表,一旦企业的不端行为曝光,将招致负面反馈。因此,管理者倾向于遵守诚信原则,提供高质量盈余信息。会计盈余质量对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盈余质量优良的企业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准确评估银行真实价值,预测未来现金流,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丁俊等,2016)[6]。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

H:良好的ESG表现能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重点关注了2009至2023年中国44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并进行以下处理:首先,排除*ST、ST股以及当年新上市、已退市或被暂停上市的公司样本;其次,剔除存在异常值的主要变量样本;最后,在处理连续型变量时,数据压缩处理(缩尾)处理的分位点分别为1%和99%。最终,本文获取182个有效观测值。    

2.变量选取与测算

1)解释变量:ESG表现(ESG)。对于企业ESG表现,学术界通常采用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评级或评分。本文选择华证ESG评级指数作为衡量商业银行ESG表现的基准(毛志宏,2023[7])。华证ESG评级体系是一套全面有序的评估工具,将企业的ESG表现分为九个不同等级,从C级逐步提升至最高的AAA级。本文将这一评级体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按照等级将其赋予1至9的数值,数值越高代表商业银行的ESG表现越优秀。

2)被解释变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AQ)。本文参考游家兴、李斌(2007)[8]和李维(2021)[9]等学者的研究,当盈余激进度的值为负时,表明企业存在盈余操纵的可能,从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因此,本文将盈余激进度(EA)的负值作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质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变量选取与测算

盈余激进度的增加可能表明银行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过度乐观或不够谨慎,这可能导致公司信息的清晰度和透明度降低。信息透明度又作为考核企业会计信息公开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随着盈余激进度的上升相应下降。在模型(1)中,ACC代表应计项目,DEP代表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额;△CA代表流动资产变动额;△CL代表流动负债变动额;△STD代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变动额;△TP代表应交税费变动额;△Cash代表现金变动额。在模型(2)中,Ai,t-1代表银行上一年末的总资产。利用这些变量和模型能更全面地评估银行的财务运营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深入数据支持。                                   

3)控制变量。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为更好地控制主要解释变量,本文以公司规模、产权属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二职合一以及监管机构立案调查行政处罚记录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如表1所示。

1 变量说明

表1 变量说明

3.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以下模型,以研究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受ESG表现的影响。 

模型构建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将本文实证研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整理如下。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AQ)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波动性。具体来看,其最大值为0.0453,最小值为-0.0151,反映了不同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标准差为0.0229显示了这些差异的程度,但并未达到极端;均值为0.0138与中位数接近,显示数据的相对均衡性,未出现明显偏离。另外,银行ESG表现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6,均值为5.665,显示中国商业银行ESG表现总体一般,表明在ESG领域的实践有待加强和完善;标准差0.473表明就ESG表现而言,各家银行确实存在一定差异。

2 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3中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银行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联性。观察数据显示,二者于1%显著水平上正相关。这表明银行出色的ESG表现积极促进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然而,相关性分析虽初步证实了两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控制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回归分析验证假设。在此之前,做VIF测试确保解释变量稳定、准确。结果发现,所以变量的VIF值均未超过3,表明不存在严重共线性问题。这样的结果确认了变量设置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下文回归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主要变量相关系数

表3 主要变量相关系数

3.ESG表现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经过详尽的F检验和LM检验,本文发现两种检验的P值均远高于0.05显著水平。因此,本文选择OLS模型作为基础回归模型,并将结果展示在表4的第(1)列中。银行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5%显著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银行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现能显著提高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研究假设一致。          

在对控制变量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银行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出现了明显反向关联。这一发现与谢露等(2016)[10]的研究结果相符,他们指出,银行的规模扩张常伴随着为避免业绩下滑而加强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研究结果显示,银行董事长与行长兼任时,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同一领导人兼任两职会降低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郑建明等(2023)[11]、郭锐(2023)[12]的研究结果相符。

4 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结果

表4 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结果

4.稳健性检验

1)稳健性检验

为减轻潜在的样本选择偏差对研究结果的负面影响,本文替换了会计信息披露质的衡量方法。参考李维(2021)[9]的研究方法,基于(企业当期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差额)/企业上一期期末总资产,并对结果取负数,以此作为AQ的替代变量,并重新估计结果。结果见表4第(2)列,数据表明在5%显著水平上ESG表现系数为正,验证了商业银行ESG表现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

2)考虑ESG监管政策的影响

参考席龙胜等(2023)[13]的研究框架,考虑到ESG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ESG表现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影响,本文将其视为关键外部影响因素。将2016年8月31日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作为ESG监管政策执行的起始点。引入政策执行虚拟变量TIME,当年度晚于2016年时,TIME取值为1,反之则为0。通过连续差分模型(DID)检测ESG政策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表4第(3)列中展示了连续双重差分模型的结果,发现在控制ESG政策监管的影响后,银行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此外,ESG表现与政策实施虚拟变量的交乘项(did)在1%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证实ESG监管政策显著提升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并强化了ESG表现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

5.内生性分析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了王琳璘等(2022)[14]的研究,将同一地区和同一年份其他上市公司的平均ESG得分(MESG)作为替代变量。将MESG引入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框架,有助于降低未观察到变量和反向因果对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同一地区同年度其他上市银行的ESG表现可能会影响特定银行的ESG表现,但通常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细节,因此MESG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相关性。作为稳健指标,MESG可以有效减少评估银行ESG表现时随机因素或异常值带来的偏差。因此,将MESG作为工具变量在理论上是合理且恰当的。                   

第(1)列报告了第一阶段回归的结果,显示工具变量MESG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证实MESG与银行的ESG表现存在显著正向关联。为验证工具变量的合理性,进行了多种统计检验。具体而言,第一阶段回归的F值为22.15,远高于1%的F临界值2.744,P值极小为0.0000,拒绝了弱工具变量假设,排除了弱工具变量问题的可能性。此外,在过度识别Durbin-Wu-Hausman F检验中,chi2值为2.62528,对应P值为0.1052,超过显著性水平,证实了工具变量为外生的原假设。在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第(2)列中,ESG表现系数呈显著正向,表明消除潜在内生性后,ESG表现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验证了ESG表现卓越的银行具有更高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假设。  

5 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

表5 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深入探究中国商业银行在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ESG表现良好的银行往往会有高水平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表明ESG对信息透明度的关键作用。但银行规模大、董事长兼任行长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研究证实ESG监管措施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积极影响。政策执行提高了披露信息质量,进一步强化了ESG表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总的来说,ESG表现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积极践行ESG理念及制定完善监管政策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至关重要。这些研究结论为未来政策和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在政策层面,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ESG实践的指导和监督,完善ESG监管政策。应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核心维度建立全面的ESG报告披露准则,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特色,制定适用的商业银行ESG评价指标体系。这有助于提升ESG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加强监管,推动银行向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政策导向应鼓励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必须完善对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的管理规范,重点审查大型银行的ESG实践,防止其盈余管理影响会计信息透明度,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从银行自身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应强化ESG治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将ESG理念融入组织结构和运营中,设立专门ESG监督团队,确立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并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推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可持续发展,支持环保项目。同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商业银行需要调整监督机制,改进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流程,确保董事长和行长分置,并采用专业审批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和及时。

参考文献:

[1]温彬,宋江立.银行业践行ESG理念思考[J].中国金融,2023(8):71-72.

[2]王岚,顾海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吗?——基于内部控制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2023(9):41-51.

[3]高彦彦,黄建博.ESG评级表现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23(1):3-12.

[4]Tan Y,Zhu Z. 2023. The Effect of ESG Rating Events on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The Mediating Role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Manager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J].Technology in Society,68.

[5]权小锋,贺超,醋卫华等.品牌的力量: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23(1):44-58.

[6]丁俊,汪炜,吴君民.财务报告质量与会计盈余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质量[J].商业研究,2016(4):147-155.

[7]毛志宏,李丽.企业ESG表现能抑制并购商誉泡沫吗[J].现代经济探讨,2023(7):71-83.

[8]游家兴,李斌.信息透明度与公司治理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7(4):73-79+85.

[9]李维,李海奇,黄宇漩等.CEO职业关注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6):96-102.

[10]谢露,王欣,张敏.区域竞争与商业银行的盈余质量——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6(7):134-149.

[11]郑建明,贾昊阳.网络舆论关注与企业盈余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4(5):108-122.

[12]郭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基于外部压力差异的视角[J].财会通讯,2023(9):56-59+71.

[13]席龙胜,赵辉.企业ESG表现影响盈余持续性的作用机理和数据检验[J].管理评论,2023,34(9):313-326.

[14]王琳璘,廉永辉,董捷.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2(05):23-3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