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构建 跨境电商 内部控制 信息化 发展策略 互联网 财务管理 新零售 小微企业

全国流通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全国流通经济 >

薪酬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分析

2025-08-21 14:1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全国流通经济 阅读:

王梦楚

(上海优仙家居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企业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地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管理与维护,企业中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对员工绩效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在探讨薪酬激励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应用现状,并且对薪酬激励机制对提高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手段、合理应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绩效等手段。研究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员工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薪酬激励机制;企业员工绩效;应用效果

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是否健全,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薪酬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符合规定的薪酬体系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要构建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就要先明确其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改善才可以满足企业员工发展的需求。不过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存在问题的情况,比如说考核方式单一、薪酬体系不合理等,这些都阻碍着我国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本文则针对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制定促进薪酬激励机制更好应用的对策,通过促进机制各方面内容的优化与完善,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绩效表现的作用。

一、薪酬激励机制涉及的理论内容

1.薪酬体系

薪酬制度是企业根据工作性质、工作量、工作强度、做出的贡献等因素,确定的一套合理的薪酬标准。薪酬制度也是工资激励制度的基石,它对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绩效考核

绩效考评是一种以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为基础,对其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作为薪酬激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考评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工作有:绩效指标的设定,绩效考核的实施,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1]

3.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核心功能在于对员工的激励与保持,是对员工激励的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内容方面。激励理论指出,工作的吸引力是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源泉。其次,过程方面。员工的动机也来自于工作的过程。再有,外部因素。人的动力是要靠外部的奖赏来激发的。最后,内在动机方面。员工的动力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从这一理论内容中可以看出,企业要注重员工的个体发展与职业发展,并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激励理论是建立薪酬激励体系的重要依据,但许多企业在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具体问题,或者过分依靠外部激励,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

薪酬激励机制是企业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手段激励员工的核心工具,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福利体系等。根据《2023年中国企业薪酬管理白皮书》的内容,可知我国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特点为:(1)绩效导向。85%以上的企业采用绩效工资制度,覆盖员工比例超过60%。(2)股权激励普及化。根据Wind金融终端的信息可知:大约40%的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计划。(3)差异化福利。头部企业普遍提供弹性福利,比如健康保险、教育补贴等,覆盖率为35%。(4)数字化转型。70%的企业通过薪酬管理系统实现了动态考核与激励分配。

比如某企业,员工无需出资即可获得虚拟股权,享受5年分红权和增值收益,到期后自动清零。根据2023年数据分析,该企业的TUP覆盖超过10万员工,人工分红大约为40万。评估该薪酬激励机制的应用效果发现:员工离职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0%。

再比如某企业采用了多层股权激励机制,针对高管、核心技术骨干推出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多层次激励。根据数据分析:2015年~2023年累计实施7期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员工超过1.2万人次,人均收益增幅达到300%。还有某银行的薪酬激励机制采取薪酬与ESG挂钩,高管薪酬中30%与ESG指标结合,高管ESG绩效奖金占比有25%,推动绿色贷款余额增长50%。ESG评级连续3年位列中国银行业第一位。

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1.公平性、竞争性原则

因此,秉承着公平竞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首先,确保员工间的薪资及福利待遇的公平性,为雇员设定一个统一的薪资激励标准。其次,通过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以促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最后,对整个市场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与同样规模、同样工作类型的公司进行比较,以求取长补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秉承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能够为企业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福利,从而能够保留人才,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2.保障原则

保障原则就是要保证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企业通过薪酬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对员工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教育,也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为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供条件,从而提高了员工工作责任心,也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

3.战略原则

企业发展战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企业经营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发展战略的指导。相应地,企业战略的落实也与企业薪酬激励措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企业未来的整体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必须要对自身发展和战略目标有全面的掌握,以此为基础构建薪酬激励制度,同时,在薪酬激励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反映出来,保证其效果与公司发展需要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和变更速度加快,企业要保障薪酬激励机制能够全面的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留住专业人才、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那么就必须把握战略目标,以此为基础构建薪酬激励对策。

四、薪酬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

1.两者的关系

薪酬激励机制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过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一,薪酬激励制度是一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手段,它能够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来满足员工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各种需要,并且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第二,薪酬激励制度是衡量员工业绩的重要依据,公司以员工的业绩为依据,对其进行工资、红利的调节,业绩好的员工将获得更高的报酬。但是,薪酬激励制度对员工业绩的影响并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它还受到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和企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在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表现相匹配的时候,员工自己的满足感也会提高,满足感形成后就会体现在工作积极性上。第二,有利于端正员工工作态度。通过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对工作有热情、有憧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而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绩效[2]。第三,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薪酬能够达到员工的期望,那么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提高,企业员工与企业的黏性会增加,从而减少了人员流动的问题,对促进企业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第四,有利于提高员工创新能力。薪酬激励并不只是给员工发薪水和奖金,还应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让员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3.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表现产生的影响

第一,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满足员工生活的基本需求,帮助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都会被激发。员工有了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则会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找寻更高的个人价值。而且,员工在工作上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贡献也可以得到认可和回报,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端正工作态度,而这又会为员工带来更高的薪酬回报。第二,薪酬激励机制是评估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绩效来调整其薪酬,绩效是评估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员工价值的体现,因此绩效良好则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五、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1.薪酬体系设计存在问题

  首先,薪酬体系结构不合理。在薪酬制度中,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工资差异,这样的差异会给员工带来不公平和不公平的感觉,从而对企业的忠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薪酬制度太过复杂。有些企业设置的薪酬制度过于复杂和繁琐,员工对于薪酬制度的理解存在不足,从而必然会影响薪酬管理的效果。最后,薪酬体系的竞争力薄弱。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需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才可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而有些企业在构建薪酬体系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导致薪酬体系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必然会导致薪酬体系缺乏竞争力。

2.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制度是工作的规范,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制度的不健全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当前,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都没有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规定,这就导致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和管理手段的缺失,管理人员不能科学地对其进行评估,最后仅靠片面的信息、主观的看法来评价。这种考评结果既不公平,又不科学,不合理,因而在考评之后所制定的工资奖励办法也难以达到职工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3.企业评价激励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发展中,评价激励机制占据很重要地位,因此必须要保证评价激励机制的公平、公开。但,大部分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评价激励机制的公平、公开都无法得到保障,对员工的评价过于片面,阻碍了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缺乏公平公开的评价激励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经营水平造成影响,只有公平的评价激励制度也可以让员工全身性的投入到工作中,以此来保障企业经济利益。

4.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法不够精准

企业薪酬激励的方法较多且比较简单,大部分方法都不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那么则可能会无法对员工发挥精准的激励效果。有些企业对于一些员工对个人价值实现要求较高的情况,仍然采用传统的薪资激励措施,并且在实施薪资激励措施时,忽视了人性化的设计,使员工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也感觉不到自己被尊重,长此以往员工存在不满,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甚至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情况。

5.企业管理创新落后

由于企业在管理上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较为严重,长期采取传统的激励对策,比如补偿制度固定未得到及时的创新,所有员工的薪酬机制相同,表现优异、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额外奖励,这些都与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有直接的关系。企业管理缺乏创新,这就会造成薪酬激励体系的程序不完善,标准不够明确,难以使其制度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激励的有效性。

六、改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满足员工对精神和物质层面不同的需求,为员工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让员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可以兼顾到员工的个人能力、工作表现以及企业需求等各个方面,帮助企业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一个公开、透明且合理的薪酬体系至关重要。薪酬体系要按照工作人员的业绩来制定,要让他们明白,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同时,公司也要不断地调整和创新薪酬制度,以适应公司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薪酬制度要符合公司的战略目标,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公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企业还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多种激励元素的薪酬体系,比如基础工资、奖金、退休金等,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3]。绩效薪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绩效考核是构建管理体系的基础,缺乏考核的薪酬规划无法保证自身的公平公正,见图1。薪酬体系设定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调整薪资或年终奖励,是通过考核机制捕捉员工的工作效果与企业目标的差异,以此为数据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在保障员工个人成长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

图1  绩效管理流程图

1  绩效管理流程图

首先,构建全面绩效管理体系。以绩效为目标的薪酬福利体系,构建全面、精准的评估框架。不仅要关注到传统的例如销售额、KPI完成率等指标,还要关注员工工作过程,比如员工工作态度、是否主动承担责任、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内容。这些评价指标不仅调动员工的上进心,而且也能够确保员工达到工作目标。企业通过构建合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为薪酬福利的公平分配奠定基础,让员工了解努力付出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次,构建公开、透明的薪酬福利架构。薪酬管理制度构建是薪酬福利体系构建的基础,通过制度明确了薪酬的组成: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调整薪酬的时候,要根据客观、量化的评估指标,确保薪酬体系的动态平衡和内在公平。为了确保公开透明,还要设置薪酬信息披露机制,不仅可以将企业内各岗位的薪酬情况呈现出来,还要与行业市场数据对比,帮助员工了解自身薪酬在市场中的位置,提高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满意度。同时,构建畅通无阻的申诉通道,员工对薪酬有不满可以及时被接受和处理,企业也要做出及时的反馈。

最后,构建绩效反馈与双向沟通机制。企业要构建定期绩效反馈机制,并且通过不同方式确保员工之间顺利沟通。根据表1分析,通过一对一、绩效会议等方式,企业能够及时向员工传递绩效评估结果,帮助员工分析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且在沟通中要耐心听取员工的想法与意见,切实发挥双向沟通机制的作用。双向沟通机制的设立,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也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共同努力。

1  绩效反馈与双向沟通机制内容

表1  绩效反馈与双向沟通机制内容

2.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手段

不同员工对考核方式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为了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就可以构建多种绩效考核手段。第一,定量、定性绩效考核手段。其中定量是指评估员工工作量和工作完成情况;定性是指分析员工工作态度、交流能力等内容,定量和定性的结合能够全面的评估员工的工作状态。第二,自我评价、上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让员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通过上级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第三,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的方式。通过内部评估,员工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和价值,外部评价则可以让员工了解自身在整个行业内的地位与价值,这对评估员工的整体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3.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

    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薪酬激励制度的过程,需要了解市场经济模式,借鉴其他企业优秀的薪酬激励制度,结合自身企业的现状设计符合要求的制度。同时,要求所有员工都参与到薪酬激励制度的构建中,不仅能够确保制度符合员工的需求,而且也能调动员工主人翁的意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且,鼓励员工参与也有利于促进各部门合作交流、提高凝聚力,为保障薪酬激励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

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通过目标对其、行为引导、长期绑定等机制,显著提高员工业绩,比如翰威特2023年全球薪酬调研结果分析:合理的激励体系有效将员工生产率提高15~30%,关键岗位的离职率下降20%。根据某企业游戏事业部举例,根据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了项目奖金与业绩挂钩的对策,游戏项目组奖金与产品流水、用户活跃度直接挂钩,核心成员可获得利润分成。该制度实施后可知:企业某游戏团队在2024年的人均奖金达到24个月工资,推动项目年流水超过38亿美元,项目组人员流动率低于5%。

4.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首先,物质激励法。物质激励是企业薪酬激励常用的方法,也是调动员工绩效、满足员工需求的有效手段。通过物质激励,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日常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员工的黏性,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作顺利完成,达到理想的业绩。而且,通过物质激励也有效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为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物质激励的方法包括提高基础工资、发放奖励和福利等手段,要充分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企业必须按时发放工资,一旦拖欠工作必然会严重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绩效会大幅度降低。(2)适当奖金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表现优异和工作业绩较好的员工可获得相应的奖金,多劳多得,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奖金激励模式,在企业中营造了员工之间良性竞争的环境,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不同的员工需要,可以将奖金分为业绩奖励、加班奖励等。(3)企业要构建合理的福利待遇,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保障,让员工可以全身性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精神激励法。精神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人的工作动机、挖掘身心潜能。正如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所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激励。激励不仅关乎物质层面的满足,也是精神层面的认可和鼓励,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精神激励主要体现在:允许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企业的重视;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让员工看到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和努力方向;通过授权让员工承担更多责任和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认可。

5.合理应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绩效

激励理论上述已经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应用有利于让企业了解员工的需求,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理论的作用如下:第一,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职工的需要。比如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帮助员工实现自我的价值。针对性的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的内容,满足员工的各方面需求。第二,有利于让企业了解员工成就感形成的动机。具有成就感的员工不仅会有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还更加愿意接受挑战,公司可以通过设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此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第三,有利于让企业了解员工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也就是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薪资激励制度,可以使员工们的工作态度变得端正,在工作中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4]。第四,有利于让企业了解企业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体现在员工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这也是企业对人才最大的需求点,因此企业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通过合理应用激励理论,企业能够对员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设计的薪酬绩效机制也更加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

七、结语

  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工作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通过一些浅显的分析可以发现: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较大,薪酬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方式,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薪酬激励机制需要结合企业情况和员工需求来设计,才可以为带动企业和员工发展奠定基础;薪酬激励机制需要重视与企业其他管理对策相结合;薪酬激励机制需要考虑市场环境,针对性的调节薪酬激励机制,保障企业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苏熠.薪酬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4(12):96-98.

[2]吴浩.石油石化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变革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22(32):49-51.

[3]郑旋.我国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作用分析[J].大众商务,2021(14):283-284.

[4]焦磊.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3(15):87-89.

栏目设置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