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黄梅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旅游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实现低碳转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高黎贡山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追求的永续财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必须加快推进低碳旅游发展,力争实现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文章在探索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分析高黎贡山现有生态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策略。最终发现,通过政府、企业、景区和游客的共同努力,形成发展合力,能有效推动高黎贡山地区的低碳旅游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黎贡山;低碳旅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关注的焦点。自2023年新质生产力被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各专家学者、各领域的广泛关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蕴含天然的绿色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与融合,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动力。高黎贡山生态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特殊,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是云南发展低碳旅游的最优选择。但传统的旅游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也愈发严重,推动低碳旅游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保护这一珍贵自然资源的迫切需求。因此,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发展高黎贡山低碳旅游,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和生物生态安全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研究的重点。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不同。在这里,新质生产力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在低碳旅游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环境负担,还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未来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本研究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为高黎贡山的低碳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最早提出于2009年5月,它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倡导低碳理念、通过低碳消费方式和出行方式、利用低碳技术,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模式。低碳旅游的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佳的旅游体验,将实现节能减排、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是新时代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模式。 二、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黎贡山发展低碳旅游的SWOT分析 1.优势和机遇分析 (1)生物生态资源丰富,旅游基础条件扎实 高黎贡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文和肥沃的土壤等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生态资源,丰富的生物生态资源为低碳旅游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有10个植被类型、16个植被亚型、68个群系;记载的裸子植物7科17属33种,被子植物211科1234属5100种,蕨类植物46科110属593种;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已知脊椎动物907种,哺乳类动物有205种,鸟类525种,两栖动物52种,爬行类动物76种鱼类49种,昆虫172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7种,省级保护动物5种。此外,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极高,河流、湖泊、野生菌、药材等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温泉康养产业等。目前,保护区依托南方丝绸古道(蜀身毒道)、社区传统通道、巡护步道、防火公路等,建立了南方丝绸古道徒步翻越高黎贡山之旅、百花岭澡塘河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小区、大树杜鹃科考生态区、林家铺生态体验区、高黎贡山自然公园,开展环境教育、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通过发展低碳旅游向公众展示高黎贡山。 (2)边境区位优势显著,各级重视度极高 高黎贡山地处祖国西南边境,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200多公里,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地段,是祖国重要的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物种基因库”。高黎贡山因其特殊的边境区位,国家重视度极高,由于跨境,使得其发展保护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开始保护区开始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截至目前,共获得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表明了中央对保护区发展的重视。同时,保护区所在地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对此进行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保护区的边境区位优势条件还为低碳旅游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可以利用边境区位优势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高黎贡山不仅是跨境区域,还跨越云南境内保山市和怒江州两个区域,且保护区面积大,是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跨区域为各区域利用低碳旅游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区位优势,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分有利于保护区发展低碳旅游。 (3)当地政府支持度高,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目的不谋而合。为科学、合理、规范开展高黎贡山保护区生态旅游,2010年保护区编制了《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经国家林业局(林护发〔2010〕200号)批准。规划在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对保护区实验区及外围地带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规划,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当地社区以及资源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云南与时俱进制定了《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2016年怒江州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独龙江国家公园”并开展了前期建设工作,完成步道调查 199条,总里程约为3254.4公里;建设步道11162.6米;完成独龙江国家公园大门建设;完成踏步693米;小桥5座;宣传标牌 64 块;解说牌21块;安全提示牌2块;休息点5处;资源解说牌9块;方向指示牌4块;警示公告牌6块;步道沿途植物名牌262块。由此可看出,各级、各地政府对高黎贡山保护和发展的支持度、关注度极高,保护区发展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2.劣势和挑战分析 (1)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低碳技术开发不足 在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最大化体现出低碳旅游的优势。从资源的选择、开发到利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个人)的合力规划配合。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黎贡山的旅游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低碳旅游规划,这不仅导致了旅游资源的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尽管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导致旅游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同时,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足也是当下保护区面临的挑战。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但由于规划不合理、企业资金和低碳技术开发、支持不到位等因素,导致保护区在低碳交通、绿色住宿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推广还远远不够。 (2)资金支持不到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黎贡山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保护区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资金的支持不到位导致了许多低碳旅游项目无法顺利推进,进而导致基础设施落后,而基础设施的落后则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高黎贡山低碳旅游的发展。其次,我们深入分析了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原因及其对低碳旅游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保护区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环保设施和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已有的投资往往难以发挥最大效益。此外,高黎贡山保护区内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低碳旅游的需求,使得游客在低碳旅游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受到限制,进一步影响了低碳旅游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各界对低碳旅游的投资、支持力度减小。 (3)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低碳意识不强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保护区缺乏专业的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这对于高黎贡山的低碳旅游发展尤为重要。没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就难以有效地规划和实施低碳旅游策略,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同时,低碳意识不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对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甚少,这使得低碳旅游的推广难度加大。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尽管高黎贡山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游客和管理者对低碳旅游的认识仍然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游客缺乏环保意识,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其次,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符合低碳标准,例如交通工具、住宿设施等;再次,管理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引导游客践行低碳旅游理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4)缺乏创新意识,低碳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低碳旅游不仅仅是减少碳排放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创新力不足。一方面,当前高黎贡山的低碳旅游发展中缺乏创新意识。由于资金和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导致许多旅游项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览层面,缺乏创新性的设计和服务,这不仅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也限制了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保护区各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供给不足。这一问题不仅限制了游客的选择范围,也制约了低碳旅游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传统旅游模式的惯性较大,转型难度较高;二是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短期内难以见到显著回报;三是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三、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黎贡山发展低碳旅游的实践路径 低碳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高黎贡山低碳旅游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更是文化和观念上的转变。高黎贡山要想现实旅游业低碳、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景区和游客的共同努力,形成发展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旅游的目标。 1.政府当好引导者 政府在高黎贡山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发挥着支持、引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是引导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政策支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和游客参与低碳旅游的成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市场主体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低碳旅游的发展中来。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低碳旅游的开发和运营。其次,要坚持正确引导,高黎贡山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复杂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必须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引导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是影响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有效地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促使他们选择低碳旅游方式;同时,企业的绿色营销也有助于推广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低碳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低碳旅游的理念和意义,增强公众的低碳意识和参与低碳旅游的积极性。最后,要制定科学规划,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是实现低碳旅游目标的基础。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跟踪和评估低碳旅游的发展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低碳旅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应在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2.企业当好践行者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当主动成为低碳旅游的践行者。首先,要加快技术开发,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可以推广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对员工和游客的低碳意识培训,倡导绿色出行和消费。其次,加强技术支持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低碳化实施。再次,坚持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提升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绿色旅游基础设施;同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旅游资源管理和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后,加强低碳实践是检验和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在实际运营中严格落实低碳措施,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通过对高黎贡山典型景区开展低碳旅游试点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此外,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典型,提升整体水平;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通过企业的积极践行和技术的支持,高黎贡山的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将更加明确和可行。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数据获取难度大、实践经验不足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探索和创新。 3.景区当好服务者 景区是践行低碳旅游的责任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第一,要加强低碳产品开发。低碳产品的开发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基础,可以推广环保型旅游纪念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游客选择绿色消费。同时,结合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实际,开发更多户外徒步、生态观察等低碳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二,加强低碳交通开发。交通是旅游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推广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游客自驾车辆的数量。高黎贡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许多地方交通不是特别便利,可以规划更多的步行道和骑行道,鼓励游客选择步行和骑行的方式游览高黎贡山各景点。第三,加强低碳食宿开发。食宿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可以在景区内推广绿色餐饮,倡导本地食材的使用,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碳排放。同时,建设一批生态酒店和民宿,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技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例如,潞江坝的新寨咖啡庄园、百花岭村观鸟圣地就因地制宜设计了生态酒店、民宿酒店,既环保,又方便游客出行。第四,加强低碳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确保低碳旅游顺利实施的关键,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景区内的碳排放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低碳旅游的行为规范。当然,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未能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更多的是基于现有的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未来,希望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现有的理论框架。 4.游客当好体验者 游客是践行低碳旅游的主体,必须利用游客体验者的身份来优化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路径。首先,要实现高黎贡山的低碳旅游,关键在于提升游客的低碳意识。只有游客思想上意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旅行过程中主动采取低碳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旅游指南、景区宣传等,向游客传递低碳旅游的理念,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小小的低碳行为都能为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其次,坚持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尽量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支持当地绿色企业的发展。例如,选择环保酒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本地有机食品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再次,低碳出行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环节。游客在前往高黎贡山的途中,可以选择火车、大巴等低碳交通方式,尽量避免自驾游;在景区内,鼓励步行或骑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此外,景区管理部门可以提供电动观光车等绿色环保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最后,积极培塑低碳文化自觉,让低碳旅游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和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游客认识到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环保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鼓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例如,可以设计有奖竞猜环节,进行门票减免、特色体验等奖励,吸引游客边旅游边参与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总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黎贡山低碳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景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方能真正实现高黎贡山旅游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萌.低碳旅游: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2]蒋永穆,马文武,冯奕佳等.新质生产力如何看?怎么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4. [3]李东民,郭文.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生成逻辑与当代意蕴[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4):8-13. [4]刘洋.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J ].红旗文稿,2023(24):20-22. [5]李正波.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生态经济,2001(5):33-35. [6] 沈立新.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林业发展的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2000(3):65-69. [7]黄梅.构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对策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22,41(6):62-68.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2-2(001).
基金项目:2024年保山市党校(行政院校、社院校)系统课题《保山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路径研究》(2024BSXT04);2023年度保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黎贡山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YB20230562)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