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内部控制 发展策略 财务管理 互联网 新零售 小微企业 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绿色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5-09-23 18:1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一珞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加剧成为全球性难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因其在推动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关键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绿色税收激励政策。本文聚焦我国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探讨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关联。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了技术创新积极性,为技术突破、产品升级及市场拓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动力支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绿色税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绿色税收优惠;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

一、引言

当下,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顺势崛起。在此形势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战略之举。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技术与资金双密集型产业,其稳健发展高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尤为关键。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抓手。它通过削减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税务负担,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工作。这不仅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还能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此类作用机理,绿色税收优惠措施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该产业前行的重要驱动力。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汽车强国作为战略目标。为支持这一目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其中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成为经济调控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然而,关于绿色税收优惠如何具体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尚需更为深入的探究。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状况及其相关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点,细致研究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影响并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成效及其内在机制。

研究成果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参考,助力其制定更为精确有效的税收政策;同时,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提升其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与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绩效与市场竞争力。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绿色税收优惠举措包括税收减免与财政资助等多个方面。2020年11月,中央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在研发和应用阶段提供广泛支持。这些政策为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并激励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抓住新能源转型的发展机遇。在税收减免方面,政府通过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和车船税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同时,针对从事环保项目并实现收益的企业,政府提供了企业所得税减免,以此激励企业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投资力度。此外,在财政资助方面,政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核心环节提供了专项补贴,旨在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活动。

2.当前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有成效但仍存不足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资金支持,减轻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压力,正向影响其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专利数量的增长,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外经验表明,税收和补贴政策通过成本减免和资金支持有效促进了技术研发[1]。相比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科研投入不足、核心技术缺乏、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国家政策在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定性分析显示,税收优惠措施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成果产出具有显著正面激励效应[2]。由于税收优惠降低了研发投入的单位成本,企业倾向于增加研发投入。然而,当前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不强且力度较小,对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有限,表明政策虽有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3.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税收优惠策略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基于销售商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具有显著激励效应[3]。国外学者以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豁免政策为自然实验场景,通过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发现,该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表明,需求侧的免税政策通过信号传导与利润激励机制,间接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4]。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税收优惠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增值税优惠的效果优于所得税优惠。税收优惠通过诱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成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5]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当前状况及绿色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挑战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采取了研发支持、税收减免和购车补贴等优惠政策,加速推动产业发展。这些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了快速成长的政策环境[1]

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配套设施不足、市场波动、政策法规限制等多重挑战[6]。同时,还需应对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竞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供应链安全风险及新技术重塑产业格局等复杂问题[7]。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针对性不足、力度有限、对研发激励效应不明显、时效性不强及更新滞后等问题[1]。鉴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公共品”属性,单纯依赖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亟需完善税收激励架构。

2.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急需政府的支持

我国多次制定并实施了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其中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措施,这些政策在过去对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财政补贴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企业骗补等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众多学者因此建议减少财政补贴额度,这一观点已成为当前政策调整的趋势[8]

鉴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尚未达成,税收优惠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替代财政补贴、推动产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工具。税收作为一种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其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驱动技术革新及加速产业进步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税收激励政策对于激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活动和提升专利成果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3.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税收政策存在缺陷——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尚未构建完善

1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顶层设计上存在明显短板,缺乏前瞻性的系统性规划框架和清晰、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限制了政策的长远效应和实施效果。政策推行过程中主观臆断与随机决策成分较大,削弱了政策成效。从政策制定源头看,政府过度聚焦短期目标,缺乏对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研判与前瞻性思考,导致政策呈现短视特征,难以保持稳定连贯的实施路径,缺乏可持续发展韧性。这使得政策难以精准、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不利于产业在长期竞争中实现稳健、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2中央与地方政策缺乏协调性

中央与地方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衔接不紧密,存在重复或冲突。中央政策从宏观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设定整体目标和技术方向,而地方政策在落实中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为快速推动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提供高额生产补贴或消费者现金返还;而经济落后或产业基础薄弱地区则无法提供同等力度的支持。这种政策差异导致企业在生产布局和市场拓展时面临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9]。若企业希望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需耗费更多精力适应不同地区的政策,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

3税务政策中的补助资金分配存在不平衡

此外,税务政策中的补助资金分配存在失衡问题。由于补贴标准不统一以及政策频繁调整,导致补贴金额在地区、行业及不同环境下出现显著差异。企业间的资源分配也呈现不均衡态势,部分企业或产品因多种原因未能获得足够的财政支持,从而削弱了其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或产品因获得过度补助,引发了资源浪费和市场不公平竞争的现象[10]

四、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税收的优惠政策能够有效地推动其创新绩效的提升

1.税务的优惠措施对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资金投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不仅提升了行业总产量,还显著影响了单一企业的运营。税收减免措施促使企业增加生产量以最大化利润。首先,税收优惠降低研发成本使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允许企业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减轻了研发负担,相当于政府分担了部分成本,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这使得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重新分配到研发活动中,加速技术研发进程。其次,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价格下降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汽车,而非传统燃油车。同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向市场传递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信号,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吸引了更多外部资金流入,进一步支持了企业的研发活动。

2.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提升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具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财政与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企业研发投资热情、整合研发资源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首先,政策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和风险,增强了技术创新的主动积极性。这促使企业增加专利研发投入,推动了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加速了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其次,税收优惠吸引了更多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关键研发资源,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效率,促进了专利产出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复合型产业,其发展依赖于各环节的紧密合作,财政与税收政策通过激励企业深化合作,推动了产业链的整体创新与竞争力提升。最后,税收优惠降低了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使新能源汽车价格更具竞争力。为保持市场优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专利数量的增加。

五、案例分析

特斯拉(Tesla)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其发展历程与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密切相关。绿色税收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形式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充分利用了这些政策红利,实现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巨头的跨越式发展。

在早期阶段(2008-2012年)——通过税收优惠的助力起步,特斯拉的发展离不开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为特斯拉的首款量产车型Roadster打开了市场。

Roadster作为一款高端电动跑车,其目标客户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Roadster在2008-2012年期间累计销量约2,450辆。尽管这一数字在整体汽车市场中微不足道,但对于初创企业特斯拉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帮助特斯拉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还为其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和品牌声誉。与此同时,特斯拉的收入从2008年的1,470万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4.13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这一阶段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税收优惠推动的市场需求提升。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为特斯拉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其能够将部分收入投入研发。在这一阶段,特斯拉启动了Model S的研发工作,为后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Model S作为一款豪华电动轿车,其设计和性能在市场上具有显著优势,成为特斯拉进入主流市场的关键产品。

在成长期(2013-2018年)——税收优惠推动了发展规模化,特斯拉充分利用了美国联邦税收抵免政策的持续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Model S和Model X作为特斯拉的主力车型,成为市场热门选择。税收优惠政策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还提升了特斯拉品牌的市场吸引力。此外,欧洲和中国等市场也推出了类似的绿色税收政策,为特斯拉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支持。2013年,Model S的销量约22,300辆,标志着特斯拉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到2018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达到245,240辆,其中Model 3成为最畅销车型。

Model 3作为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中端电动轿车,其成功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税收抵免政策使得Model 3的购买成本大幅降低,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收入方面,特斯拉从2013年的20.13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14.6亿美元,同比增长82.5%。这一阶段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的快速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首次实现盈利(3.12亿美元),税收优惠对销量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利润的实现标志着特斯拉从一家依赖融资的初创企业转变为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成熟企业。市场份额方面,2018年特斯拉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50%,全球市场份额接近12%。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帮助特斯拉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还为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成熟期(2019年至今)——虽然税收优惠的影响减弱,但对企业发展仍有贡献。2019年,特斯拉在美国的税收抵免额度开始逐步退坡。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规定,当一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0万辆后,其税收抵免额度每6个月减少50%。这一政策变化对特斯拉的销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阻碍其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欧洲和中国等市场的绿色税收政策仍在持续支持特斯拉的发展。2019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367,500辆;2020年增长至499,550辆;2022年达到1,313,851辆,同比增长40%。

尽管美国市场的税收优惠退坡,但特斯拉通过降价和提升生产效率抵消了部分影响。此外,欧洲和中国市场的政策支持为特斯拉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收入方面,特斯拉从2019年的245.78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这一阶段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的扩张和产品线的丰富。利润方面,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全年盈利(7.21亿美元),2022年净利润达到125.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利润的大幅增长标志着特斯拉已经进入成熟期,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市场份额方面,2022年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约为13%,仍是行业领导者。尽管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特斯拉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

由此可得,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在特斯拉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早期阶段,税收优惠帮助特斯拉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成长期,政策推动了销量和收入的快速增长,助力特斯拉实现规模化;在成熟期,尽管美国税收优惠退坡,但全球其他市场的政策仍为特斯拉提供了支持。特斯拉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税收优惠,还与其技术创新、品牌战略和全球化布局密切相关。

然而,绿色税收政策无疑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推动力,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逐步退坡。特斯拉需要继续依靠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保持市场竞争力。同时,各国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六、针对我国完善绿色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国家可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绿色税收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助力建设汽车强国目标。在研发环节,加大研发费用抵免力度,允许企业以加倍方式扣除研发支出,激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如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同时,对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给予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减免,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在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或延长减免期限,提升企业盈利和再投资能力。对采用环保材料、工艺并达到节能减排标准的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或财政补贴,促进绿色生产与创新。在销售环节,减免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降低运营成本,促进销售渠道拓展。在人才激励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和研发人员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或补贴,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研发质量与专利产出。同时,允许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在税前全额扣除,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七、结论

在全球环境挑战加剧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绿色税收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成效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深度,旨在为政策优化与企业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税收激励政策通过财务资助、缓解资金约束等途径,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创新驱动力,进而促进了专利产出增加,推动了产业革新。从理论层面,本研究深化了对税收政策与企业创新成效关系的理解;从实践角度,为政府部门评估政策效果、优化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更有效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研究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创新策略提供了参考。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覆盖范围有限,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行业状况;创新成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等,本研究未能穷尽所有变量,可能影响结果的精确性。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范围,纳入更多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并深入探讨绿色税收激励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机制,以最大化政策效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春梅.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J].学术交流,2011(12):89-91.

[2]刘幸子.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影响[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1.

[3]Minxuan Zhong,and Pengyun Wang,Research on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or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duction of taxes and fee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Development,Business&Management,2020(5):1-2.

[4]Li Weibing,Zhang Xing,Can the Exemption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Purchase Tax Policy Indu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utomobile Companie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9):2-3.

[5]Haijun Wang,Jinlan Yang;Naiping Zhu,Does Tax Incentives Matter to Enterprise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The Mediating Role on R&D Investment,2024(7):5-6.

[6]于飞,朱延洁,梁宏梅,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时代汽车,2024(20):117-119.

[7]李晓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J].人民论坛,2024(9):2-4

[8]刘嘉丽,财税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激励效应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4(6)

[9]王子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研究——基于产业链视角[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22

[10]王春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补贴政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观察,2024,10(21):21-2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