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1E视角下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的探讨
张琳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中小企业面临着以高质量作为竞争筹码的巨大压力。本文聚焦于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通过文献研究、走访调研等方式搜集影响质量管理效用的关键要素,以5M1E(人、机、料、法、环、测)为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筛选与修正提取出关键质量管理要素,最终构建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并使之与序数优先级方法结合形成一套质量管理评价系统,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5M1E;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序数优先级方法 一、研究背景 质量是企业树立品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1]。质量管理的执行水平能够显著决定着企业业绩的提升[2]。质量管理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实现其特定的使命与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将以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整个运行周期当中。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成为数量最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新形势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更是把质量放在突出地位,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要求我国企业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提高质量竞争力。而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数据管理基础薄弱、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周转困难等问题,使许多中小企业忽略了对质量管理的重视[3]。范傥[4]和Dietmar Sternad[5]等在研究中指出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质量管理进行更深入理解并适时做出调整才能使企业质量水平得以提高,在众多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质量管理的应用[6]、质量管理能力评估[7]、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8]等方面,少有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构建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并对比评价的研究,然而,在中小企业构建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同行业之间的相互对比不仅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评估标准,还能帮助企业更好的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基于此,本文从5M1E(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ment,Environment)视角出发,结合中小企业特点,探讨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将其与序数优先级方法(OPA)结合验证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中小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战略提供参考,助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绽放光彩。 二、理论分析 1.现有成果分析 众多学者依据自身对质量管理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质量管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积极探索。Dietmar Sternad等[5]在文献中提到顾客导向、管理层承诺、持续改进、员工参与、授权和培训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石。Michael Bell等[9]强调定期审查、过程的关注是质量管理体系中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要素。Cemal Zehir[10]和Jawad Abbas[11]等认为TQM发挥作用的活动包括流程管理、战略规划、信息技术和分析、供应商质量管理以及产品服务设计等。Kriengsak Panuwatwanich[12]认为企业文化是成功实施TQM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并且有效的部署战略和政策、团队合作、沟通、流程管理、奖励制度等因素有效保证了质量管理的实施。 2.5M1E视角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上述相关研究虽各有侧重,为指标选取与体系构造提供了参考,但部分学者仍质疑现有成果的可实施性。目前,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更为多元化,涉及的要素种类繁多、范围广泛,要想形成具有系统结构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略为困难,鉴于此,本文从5M1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角度出发,对现有学者研究得出的质量管理影响因素中高频率关键因素进行筛选、修正、总结与归纳,融合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最终构建了一套涵盖5M1E 6个维度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 5M1E是对质量管理中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简称。其中: “人”包括人的质量意识、责任心、技术业务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身体条件等,是助推质量管理发挥作用最根本的因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体员工的参与、管理层的承诺并以身作则在多项研究中显示是组织内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定期培训质量知识和技能能够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降低出错率,进而提高质量水平。 “机”是指设备。质量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因此在信息处理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内各个部门的质量信息集成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有助于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质量管理的协同性和效率。同时,对运营流程进行规范化监控和管理,能够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另一方面,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生产条件,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良好的技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市场竞争力。 “料”是指材料,除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以外,文件资料在质量管理中也同等重要。系统且全面的书面文件使员工能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质量问题,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也利于企业从宏观层面把握质量工作的重点。质量文件系统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各项流程和要求,员工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可以有章可循,在规定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法”是方法,方法是生产的关键,好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持续改进在运营过程中能够使企业不断完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质量水平,为企业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通过对产品设计、物料以及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确保产品的合格率以及稳定的生产过程。因果图、亲和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能够以质量目标为导向科学地分析所出现的问题,准确快速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合理的制度与审查能够激励员工达到预期的目标,规范企业行为并保障体系的运行。这些要素共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环”是环境,环境要素影响着整个运营过程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员工工作时周围人的质量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习惯,在质量意识较高的人群中工作,一些好的工作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被培养;另一方面,在合适的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下,员工能够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组织还需要对市场要求、行业局势等做出反映,以免脱离行业发展的步伐。基于此,本文将环境因素总结为与相关方的工作关系、质量文化、外部环境和工作环境四类。 “测”是指测量,测量是生产的重要环节,测量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不合格品率。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分析和评估直接决定质量战略的把控。对流水线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现状并及时发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在故障发生之前制定改进措施将问题至于可控范围之内。定期评估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而调整质量标准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期望,与此同时,还能判断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保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序数优先级多属性评价方法 序数优先级多属性评价方法(OPA)是一种基于优先级顺序关系和线性规划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用于由专家根据一组属性确定决策方案的数值权重。大多数群体决策技术只提供了一个排序系统来确定备选方案的优先级,而没有考虑备选方案之间的优越性。现有的一些群体决策方法往往通过计算属性的权重,根据属性加权结果汇总专家的意见,进而得到对备选方案的排序。而OPA相较于其他多属性决策模型的优势之一是它能够同时估计标准、备选方案和专家的权重,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争论,易于理解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关键属性。将具有子属性的属性纳入决策过程,根据子属性的权重确定属性的权重。 ![]() ![]() 步骤3:各专家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所在部门实际情况,分别对属性进行排序,具体排列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各专家属性排列情况 ![]() 据表中显示,专家C3认为各属性按照重要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N6,N1,N3,N4,N5,N2,专家C2认为各属性按照重要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N1,N2,N3,N4,N6,N5,依次类推。 步骤4:获得各专家对属性的排序后,在每位专家详尽了解了4家代理商的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分别结合本部门特点针对各个属性对四家企业按照优先级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各专家依据各属性的代理商排序 ![]() 由表可知,专家C3认为指标N6即测量方面在衡量质量水平中最为重要,次之为指标N1人员方面,并且,对于测量维度的指标,代理商A3在所有代理商中最为出色,次之为A2,接着是A1,A4;专家C2认为,指标N1人员方面在衡量企业可靠度中最为重要,次之是指标N2机器设备,并且,该专家认为,在人员方面代理商A4是众代理商中做得最好的,次之的是代理商A3,接着是A2,A1。依次类推。 步骤5:将表3数据代入模型(1)中解方程组,依次得到专家、指标的权重,如下表4、5所示,并由此得出对代理商的综合排序,如图1所示。 表4 专家权重 ![]()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该企业视角中影响代理商质量管理效用的六种指标中,人员指标最为重要,其他指标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测、料、法、机、环。通过对各代理商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出代理商A3综合排序最靠前,为最佳选择,然而通过各专家的排序情况来看该企业在方法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上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投入更多的精力如加强质量管理方法的培训,聘请外来专家进行咨询以及实时关注行业动态等。排在第二位的是代理商A2,该企业比较突出的优势是材料和测量两个方面,而在其他四个方面尤其是人员和机器上还需要继续提升以保证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代理商A1、A4与其他两家相比,其质量水平就稍显逊色,可以以本文提出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参考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质量水平的新高度。 四、总结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质量管理在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走访调研、文献研究搜集了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发挥效用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筛选与修正提取出若干高频关键要素,并基于5M1E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符合制造业中小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通过序数优先级方法,对已有的选择进行优先比较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制造业中小企业制定质量战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KWAK Y H,AnbariFT.Benefits,obstacles,and future of six sigma approach[J].Technovation,2006,26(5):708-715. [2] 文东华,陈世敏,潘飞.全面质量管理的业绩效应:一项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17(11):79-96. [3] 熊晶晶;杨克;江涛.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小企业应用中的局限性[J].企业经济,2007(7):66-68. [4] 范傥.中小企业实施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2022(3):82-84. [5] Sternad D,Krenn M,Schmid S.Business excellence for SMEs:motives,obstacles,and size-related adaptations[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2019,30(1-2):151-168. [6] 周宇,刘春花.质量管理在徐州1号线1期弱电系统工程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S2):150-152. [7] 高岚岚,罗强一,段小龙等.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43(9):186-190. [8] 温明川,于璞,杨晓英等.基于MES的拖拉机装配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8(4):51-58. [9] Michael Bell and Vincent Omachonu.Quality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or businessuc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Reliability Management,2011,0265-671X:723-734. [10] Zehir C,Ertosun G Ö,Zehir S,et al.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Effects on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1:273-280. [11] Abbas J .Impact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244 118806-118806. [12] Panuwatwanich K ,Nguyen T T.Influenc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Performance of Vietnamese Construction Firms[J].Procedia Engineering,2017,182:548-555.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