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海南省沙滩旅游空间适宜性多维评价研究
龚雪1,2 杨东伟2,3 徐美健1 徐欣1 钱宏伟1,2 汪晴1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海南 三亚 572000;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海南 三亚 572000;3.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伴随沙滩游客数量的增加,沙滩过度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评估旅游目的地的适宜性已成为旅游研究和管理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以海南省典型旅游沙滩景区为例,从游客感知价值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游客在海南省沙滩旅游情境下的游憩感受和需求,通过对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四大平台共计收集与分析13483条游客评论,采用高频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影响沙滩旅游游客感知度的关键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结果揭示了自然环境因素对沙滩旅游体验的核心影响,并指出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进方向。结合当前实际,进一步提出优化海南省沙滩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安全管理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沙滩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海南;沙滩旅游;网络文本;游客感知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海南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沙滩旅游作为海南省重要的旅游形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有着重要影响。海南省作为典型的滨海旅游地区,热带海岸海滨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沙滩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是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作为滨海旅游的主要承载点,其发展与海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游客对沙滩旅游的感知价值,对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安全管理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沙滩作为海洋生态的一环,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应做到在保护中合理开发,科学的沙滩质量评价不仅能为沙滩使用者在选择沙滩时提供更多的帮助,也为提高沙滩作为旅游场所的体验质量提供了指导方法[1]。国外学者对沙滩质量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1985年法国开始试用“蓝旗”评价体系,内容包括水质、环境管理、环境教育、沙滩旅游资源管理以及安全和服务等共计33个指标,目前全球认可度和使用率均较高[2]。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也都已提出并推行了各自的沙滩评价标准[3]。目前,我国对沙滩质量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地沙滩,如山东省[4]、海南岛[5][6]、福建省[7]等我国主要沿海区域。本研究以海南省代表性沙滩景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游客感知的多维视角,旨在通过对网络评论文本的深入分析,揭示游客对沙滩旅游目的地的复杂认知结构。通过解析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社会互动等维度,探讨游客体验的内在机制,为沙滩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一、研究区域概况 海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岸海滨自然旅游资源而闻名,作为我国唯一全省被海域包围的省份,其海岸线绵延、沙滩广布,海岸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带状分布规律,具备高度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海南省沙滩景区作为海南滨海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价值成为旅游热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海南省沙滩旅游资源分类,海南省的沙滩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基岩港湾海岸和砂砾质平原海岸两大类。其中:亚类IB基岩海岸单体数量为46个;亚类IC砂质海岸单体数量为92个,其他亚类空白。砂质海岸因其细软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多样的海洋生物而备受游客青睐,其旅游资源单体集中分布在IC砂质海岸亚类中,故本研究选取的沙滩景区均集中在ICA沙滩基本类中。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旨在探讨海南省沙滩旅游的游客感知价值。研究数据来源于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四大旅游评论平台,涵盖了2009年2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13483条游客评论。数据收集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通过八爪鱼采集器获取相关评论文本,并进行去重和规范化处理。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使用了ROST Content Mining(ROST CM6)软件进行内容挖掘,提取高频特征词并进行功能分析。由此,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和情感分析,以深入理解游客的感知体验。聚类分析通过Gephi软件可视化展示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情感分析则评估游客评论中的情感倾向,提供对游客满意度的全面理解。 2.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数据收集。通过八爪鱼采集器从四大旅游平台精准抓取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游客评论,共获得13483条有效文本。(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的文本进行去重、规范化处理,剔除无效信息,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3)多维分析。使用ROST CM6软件进行高频词提取,绘制词频分布表;利用Gephi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情感倾向识别,划分评论的情绪类型。(4)结果解读。通过对高频词、聚类和情感分析结果的综合解读,揭示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的感知价值,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沙滩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搜集了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四大网站关于海南省典型沙滩型景区旅游地从2009年2月至2024年4月所有公开可见的13483条文本,以其作为研究数据,对其进行游客体验感知的研究。 1.词频分析 使用八爪鱼采集器获得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游客关于景区的评论文本,在对文本进行去重等规范化处理后,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简称ROST CM6)内容挖掘软件提取评论文本的高频特征词并对文本进行功能分析,实现对定性数据的量化处理。利用”词频分析”功能筛选出50个高频词,见表1。 表1 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景区感知高频词(前50项) ![]() 基于表1的高频词分析,本研究揭示了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的多维感知。从词频数据可以看出,“三亚”“沙滩”和“亚龙湾”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反映了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关注。在自然环境维度,“海水”“海滩”“海湾”等词汇频繁出现,显示游客对海洋环境的浓厚兴趣。“阳光”“清澈”等词的存在进一步印证了游客对自然景观的正面评价。在旅游活动方面,“游泳”“冲浪”“潜水”等词汇的出现,表明游客不仅关注自然环境,还重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景点”“景色”“风景”等词汇的高频使用,反映了游客对旅游景观的整体感知。在服务和体验层面,“酒店”“服务”“干净”“美丽”等词汇的出现,显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和整体体验有较高的期望。“性价比”“值得”等词也体现了游客对旅游性价值的关注。 ![]()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2.聚类分析 将ROST CM6构建的共现词矩阵,导入Gephi中进行聚类分析,直观展示研究对象同时出现的强度和频率[8]。通过Gephi分析,在关于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游客评论中最常被提及且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为一系列互相连接的节点。 由图1所示,节点以同一颜色出现,表示其共同出现的频次越高、联系度越强。此外,两个节点之间的线段粗细表示其关联的紧密程度。基于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的游客点评数据,采用高词频和聚类分析对海南省典型沙滩型旅游景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可视化聚类显示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游客关于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感知内容主要包括海滨旅游目的地客观事物主导型词汇、自然环境评价主导型词汇、经济环境活动体验主导型词汇和社会环境互动主导型词汇四个聚类。 (1)自然环境评价主导型高频词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最大聚类为自然环境评价主导型词汇聚类,以“沙滩”为中心节点,其连接线最多且最粗,证明研究的文本数据体现了以沙滩为主题。节点主要包括“阳光”“游泳”“细腻”“海浪”等旅游过程中的对自然环境和活动的感受,是聚类命名的重要依据。表1中“沙滩”“阳光”“海水”“清澈”等词汇占据了重要位置,也表明游客对自然环境的感知是其旅游体验的核心。高频词”沙滩”作为中心节点,显示出游客对沙滩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相关词汇如“细腻”“海浪”等则进一步强调了游客对沙滩环境的积极评价,普遍认为沙滩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合游泳和休闲,是沙滩旅游的主要吸引力。 (2)客观事物主导型高频词 客观事物主导型词汇聚类为第二大聚类,包含“三亚”“海湾”等地理位置相关词汇。这些词汇之间连接紧密,表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有较强的认知。“亚龙湾”“酒店”等涉及地理位置和旅游目的地的识别词汇,显示出游客对特定旅游地点的认知和偏好,也进一步证实了海南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3)经济环境活动体验主导型高频词 经济环境活动体验主导型词汇聚类,从“游玩”和“项目”两个较大节点能明显看出游客对旅游活动和体验的关注。由表1所示,“游玩”“项目”“选择”等高频词也反映了游客对经济活动和旅游项目的关注。表明游客在享受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重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潜水、冲浪等词汇的频繁出现,表明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活动的多样性和经济价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4)社会环境互动主导型高频词 社会环境互动主导型词汇聚类,以“海边”“清澈”等描述近海活动和海洋环境的词汇为主。“游客”“酒店”这类高频词也反映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互动体验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重视与其他社会环境的社交体验和服务质量。 通过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出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的感知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社会互动三个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而丰富的旅游项目和良好的社会互动则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关键。 3.情感分析 借助ROST CM6对2009年2月至2024年4月间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游客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如表2所示,游客在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上发布的评论中,积极情绪9377条,中性情绪899条,消极情绪873条。整体情绪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占比达到84.11%,中性情绪占比为8.06%,而消极情绪占比为7.83%。正面情绪占显著优势,印证了前文高频词分析中游客对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社会互动的正面感知,尽管总体情感倾向积极,但7.83%的消极情绪也不容忽视。这些负面反馈提醒沙滩旅游景区的旅游管理人员应持续关注并改进可能存在的服务短板,以不断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整体质量。 表2 情感形象分析 ![]()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本研究基于马蜂窝、猫途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四大平台的游客点评数据,从游客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采用高频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情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海南省典型沙滩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研究。(1)高频词分析揭示了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感知情感和整体认知。高频词分析显示,游客对沙滩的关注度极高,相关词汇如“沙滩”“阳光”“海水”等频繁出现,反映出游客对优美自然环境的高度认可。(2)情感分析与高频词分析的结合,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数据支持,情感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整体情绪倾向积极,积极情绪占比达到84.11%。尽管正面情感占据主导地位,但7.83%的消极情绪也不容忽视,这些负面反馈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具体而言,游客对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的期望较高,管理者应关注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服务短板,以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3)聚类分析进一步细化了游客的感知内容,通过可视化手段展示了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多样化认知。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感知内容主要分为四个聚类:客观事物主导型词汇、自然环境评价主导型词汇、经济环境活动体验主导型词汇和社会环境互动主导型词汇。这些聚类不仅反映了游客对海南省沙滩旅游景区的具体感知,还揭示了其在游览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结构。 2.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海南省沙滩旅游的多维评价,深入揭示了游客感知价值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沙滩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1)研究结果凸显了自然环境在沙滩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地位。高频词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沙滩”“海水”“阳光”等自然环境相关词汇占据主导,反映了游客对自然景观的高度重视。这一发现与现有旅游研究文献相呼应,强调了优美生态环境对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作用。然而,仅仅依赖自然景观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游客的多元需求,旅游目的地还需在服务质量和活动体验等方面持续创新。 (2)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游客不仅关注自然环境,还高度重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和社会互动质量。“潜水”“冲浪”等活动词汇的频繁出现,表明游客期待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服务”“酒店”等词汇的出现,说明社会环境的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重要启示:沙滩旅游的竞争力不仅在于自然资源,更取决于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3)情感分析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尽管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但消极情绪也不容忽视。负面反馈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方面,提醒沙滩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应关注游客在体验过程中的不满和建议。具体而言,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较高,尤其是在酒店、餐饮和交通等方面。因此,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优化游客体验流程将是未来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关键举措。 (4)基于本研究的结论,为了更好地提升海南省沙滩旅游的整体体验,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改善与提升旅游形象:第一,优化沙滩生态环境。扩大沿海植被覆盖面积,加强海岸带生态修复,通过科学的植被种植和生态景观设计,增强沙滩的自然生态属性。重点关注原生态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为游客创造更加优美、自然的滨海环境;第二,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做好海水水质保护,控制海洋污染,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科学的水域管理,提升海水透明度和洁净度,丰富海洋景观,增强游客的亲水体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第三,强化环境治理。政府应加强对沙滩旅游区的环境规划和管控,严格控制污染气体排放,保障沙滩周边空气质量。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机制,确保沙滩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游客提供清新、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实施严格的垃圾处理标准,保持沙滩旅游区的整洁和美观,提升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有效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升海南省沙滩旅游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Micallef A, Williams A T. Application of a novel approach to beach classification in the Maltese Islands [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04, 47(5-6): 225-242. [2]Lucrezi S, Saayman M, Merwe P. Managing beaches and beachgoers: Lessons from and for the Blue Flag award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8: 211-230. [3]Vinau Cagilaba, Hamish G. Rennie. Literature review of beach awards and ratings systems [R].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Hamilton, New Zealand, 2005: 1-74. [4]郑建瑜,且钟禹,李学伦.青岛南海岸海水浴场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1998(1): 67-73. [5]陈怀生,蒋伟强.滨海沙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上)——以海南岛几个沙滩为例[J].环境保护, 1990(1):22+17. [6]陈怀生,蒋伟强.滨海沙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下)——以海南岛几个沙滩为例[J].环境保护, 1990(2):24-25. [7]马祖友,张文斌,夏煜,等.2005年高罗海水浴场现状分析与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6):141-144. [8]Figueres-Esteban M, Hughes P, Gulijk C. Visual analytics for text-based railway incident reports [J]. Safety Science, 2016, 89 (5):72-76.
基金项目: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Qhys2023-506);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HNSK(JD)21-3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421RC591);2024年度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项目编号: SYSK 2024-09);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项目(KLITRDMMKF 2024-02)。 |

下一篇:没有了

